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6章 重大舉措遭遇挫折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徽宗看了這幾封奏書,既欣喜又慶幸,同時也不免有點憂慮。欣喜,是因為這一把火點的很值。自己當初繼位的時候,章惇就千方百計阻撓反對;自己登基之後,章惇一直囂張跋扈,從來沒把自己放在眼裡,根本就沒拿自己當皇上,並且到處散佈自己不能為帝、當不了皇帝。現在發動的這場運動才剛剛開頭,就揭露了章惇這麼多的問題,徽宗也確實感到震驚。他確實沒有想到,身邊居然有這樣一個罪惡滔天的人物在為大宋朝掌權。慶幸,是因為他慶幸自己採納了曾肇和楊光華的意見,發起了這一場運動,要不然他怎麼能知道睡在自己身邊的,是一隻惡虎豺狼,又怎麼能夠揭露出這個惡虎豺狼的種種罪行?沒有這些證據,又怎麼能處置他,把他清除出朝廷?憂慮,是因為兩點:一是這把火點起來了,燒到什麼程度?燒起來之後怎麼辦?怎麼樣才能控制住?他心裡沒數;憂慮的第二點是,章惇為相七年多,連同副相十多年,權傾朝野,一手遮天這麼長時間,樹大根深,門生故吏遍佈朝野,爪牙黨徒無處不在,他的勢力強大、影響深遠,即便這一場運動能夠處理了他,那他造成的影響能不能清除,這完全是未知數。如果清除不了,對大宋的影響將是深遠的,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僅僅一開始的這幾份奏書,就已經令徽宗感到了興奮,也感到了這把火燒起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他期望看到更多、分量更重的此類奏書。 可令人納悶的是,除了這四份奏書,由御史臺送過來那麼多標著“最重要”、“很重要”的奏書,楊光華再也挑不出真正有價值的奏書。又是七天過去了,雖然御史臺還在不斷送來標著“最重要”、“很重要”的奏書,卻全是提建議的,再就是對朝廷和當今聖上大加頌揚的。而楊光華聽王詵說,蔡京交上來的奏書也揭露了章惇的很多問題,還有王詵幾個很要好的朋友,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他們的奏書也是揭露章惇等人罪行的,可是這些奏書都沒有遞到他的手上。楊光華專門列出了幾個人的名字,詢問御史臺,御史臺的回覆是說,經查詢未見其稿,不知所蹤。或許寄丟了?送錯了? 楊光華把這個情況向徽宗作了專門的稟報,兩人也作了分析,又找來了曾布、韓忠彥和曾肇一起研究,他們都覺得這事很蹊蹺。曾布直言不諱地說:“其實,有一個安惇在那裡,御史臺就姓章不姓宋了。明擺著,安惇是章惇的鐵桿。現今的御史臺,對朝廷和皇上來說,只是個聾子耳朵----擺設。” 徽宗和楊光華聽了這話,都為之一震。這在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想到,即便想到了也覺得不可能。正因此,徽宗才接著曾布的話說:“安惇手再大也捂不過天吧?御史臺是朝廷的御史臺,御史臺那麼多人都是朝廷命官,拿的是朝廷俸祿,要說一個兩個人聽命於安惇,有這個可能,難道整個御史臺的人都跟兩惇是一夥的?不會吧?” 曾布又說:“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這些年,御史臺的人幫著宰相做了多少難以見人、無法無天的事,只要下狠手查,能驚破天。再看看這些年,御史臺的人有誰向朝廷進過忠諫之言?有誰對宰相說過半個不字?一想不就明白了?” 徽宗覺得曾布的話是可信的,但又覺得把御史臺的官員都說成是天下烏鴉一般黑、說整個御史臺全都淪陷、成了二惇的堡壘和大本營,這是不可能的。畢竟御史臺的職能特殊,御史們的素質都不同於一般人,怎麼可能會到這個程度?他決定先了解情況,再下結論:“咱們沒有真憑實據,不能把御史臺的人全都一棍子打死。這樣吧,請韓尚書從御史臺找一部分人,以官員調整之後需要談話為由,深入瞭解一下情況。你先透過各種渠道瞭解一下,找那些跟安惇關係一般的人,當然為了迷惑他們,也要找個別跟安惇關係密切的人。看看能不能摸到真實情況。” 韓忠彥按照徽宗的要求,又專門徵求了曾布和楊光華的意見,用五天時間,組織專門工作班子,對御史臺官員的品德素養、親朋關係、人生態度、工作狀況和處事風格作了詳細深入的調查瞭解。之後,根據調查瞭解彙集綜合的情況,找了九個人,由韓忠彥跟他們一一談話。這些人一聽韓忠彥問的事由,個個都是眼神遊離,顯然是在躲避什麼,全部回答是不知情、不知曉、不瞭解、沒見過,除此之外,便是三緘其口。 韓忠彥把情況向徽宗彙報之後,徽宗才感覺到問題確實很嚴重。御史臺是這次意見建議彙集的聚焦點,但也成了中梗阻。由他煽起來的風,把火點起來了,卻沒燒燬多少樹木;他摧動的天雷,雖然隆隆地響了一陣,卻沒震下幾個大雨點。顯然,曾布的說法沒錯,符合實際。為此,他很是沮喪,也覺得有點難堪。這是他親政之初的兩大動作之一,跟前面的官員大調整相比,成效簡直就是薄屎拉到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96章 重大舉措遭遇挫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