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獻良策獲徽宗盛讚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光華在太學院讀書時,就十分關心國家和朝廷大事。他不但透過閱讀官方邸報和民間小報,瞭解當前政治經濟形勢變化、文化教育、社會百態、民風民俗等,也喜歡透過閱讀歷史文獻、研究重大歷史事件對當代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和作用,並且也喜歡與同學、老師們,透過口頭或者文章進行討論甚至爭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前段日子,先在御書房、後在中書省的學習研究和思考,大大地充實了他的思想庫,全面提升了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思想有了質的飛躍,腦子裡有許多新的認識新的看法,匯成了將要噴發的岩漿,有種堵都堵不住的感覺,想說出來、寫出來,發表出來。皇上此時找到他,可謂恰逢其時,真是太好、太巧、太妙了! 這樣想著,就回答道:“皇上,您提出的這個課題,是個重大的現實問題,也是重大的戰略問題,確實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我可能說不好,但是我確實研究過,也深入地思考過,既然皇上如此高看我,我就不揣冒昧,向您彙報一下我的觀點。若有不當之處,請皇上莫怪罪小臣”。 徽宗指了指梁師成搬過來的椅子說,“坐下,坐下說。我就知道你肚子裡有貨,並且應該都是新鮮貨、特色貨。你儘管敞開來談,研究學術、分析問題,就是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行,豈有怪罪之說!說吧,把你肚裡的貨都倒出來,獻給朝廷,獻給大宋吧。” 除了在新科狀元賀喜宴會上那次,楊光華已經很久沒有激動過了。此刻,他被徽宗的真誠坦率和鼓舞激勵,調動起了情緒,也激出了火氣,頓感心潮澎湃起來,於是就跟演說家站在舞臺上那樣,用手推開椅子,站在徽宗面前,雙手作著動作,慷慨陳詞起來:“皇上,自從您安排我在御書房讀書學習,我就一直在研究和思考國家當前的形勢和發展態勢,也深入地思考、並且形成了一點重振大宋雄風、提升整體國力的措施和方略”。 “對於當前形勢,皇上您瞭解的多,我只說一點:神宗帝主導的全面改革成果,若能鞏固並且最佳化,完全可以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可惜一些股肱大臣搞什麼朋黨之爭,把改革成果折騰掉了,以致於搞得國力大降。”。 “黨爭不斷,導致了從朝廷到基層,各級官員選邊站隊、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等現象嚴重,心思大多用在了這上面,卻無暇顧及政權建設、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民生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影響到國家的政權根基,就會危及江山社稷的穩固。現在到了必須重整山河、重振大宋雄風的時候了”。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根本的辦法就是,朝廷制定消除黨派觀念、禁止拉幫結派的政策和制度,教育鼓勵,並用制度規範,使全國官員和百姓,樹立皇上獨尊、全國上下以皇上為唯一核心的思想觀念,任何部門、任何大臣,都不得佔山為王或各自為戰,更不能搞山頭、立黨派;同時,對喜歡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者,不管爵位多高、官職多大、位置多重,也不管根基多深、功績多大,一律依規依法嚴查嚴處,絕不姑息。而對於忠誠於皇帝、公正無私、秉公辦事者,要獎勵、提拔、重用。同時要鼓勵各級官員上書言事。提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吸取各方面中肯的、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豐富朝廷的智庫,拓寬朝廷的決策思路”。 “好”!楊光華還沒有說完呢,徽宗就擊掌叫好,喊了一聲,似乎感覺到有點失態,兩腮微微潮紅,忙用手抹了一把臉,略顯尷尬地說道:“接著說,接著說,一定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楊光華被徽宗的叫好聲打斷,腦子瞬間有點短路。等徽宗說完了,才清了清嗓子,接著說:“現在朝中有種怪現象:君臣倒置,臣重於君,有的股肱大臣憑藉多年經營的勢力和影響,不斷擴張,形成了自己的山頭和圈子,也就是黨派。他們狐假虎威,藉助皇上賦予的權利,和他們的勢力,大搞唯我獨尊,瘋狂打擊不同政見者,排斥異己,把官場搞得烏煙瘴氣。即使皇上要推行的政策和決斷,只要不合他們的心意,他們照樣可以推三阻四,陽奉陰違,甚至不予執行。如此發展下去,皇上的權威性會日漸消弱。而這些人卻能夠挾天子令諸侯,成為統治朝野的強大勢力。這種現象在歷朝歷代都有先例,並不罕見;而我朝,特別是像皇上您這樣年少登基時期,這種現象尤其突出”。 “所以必須提高皇上的權威性,強化朝廷的統治地位。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必須改變這種危及皇權、危及江山社稷的情況。那麼改變的路徑在哪裡呢?我想皇上只要真心想改,可以專門發一封詔書,令天下各級官員、仁人志士都瞭解皇上的意圖,必然會有響應者和發聲者。並且只要皇上的立場鮮明、態度堅決,那麼響應者和發聲者會越來越多,並且會逐漸形成一種風潮和力量。到那時候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35章 獻良策獲徽宗盛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