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赤心為君獻大計(下)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徽宗越聽越高興,越聽越興奮。聽到這裡,就往前探了探身子,急切地問道,“那該怎麼辦呢?怎麼辦”? 楊光華說:“皇上,任何事情都會有辦法的,預則立,不預則廢。章相的勢力已經大到危及皇權、皇位和朝廷的程度了,不能不引起高度的警覺和重視,更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解決這一嚴重問題。皇上您要考慮一系列周全的、科學的、有力的應對策略,還要有有效的辦法和手段。不然,就難以奏效,也難以達到目的”。 徽宗插話說:“我倒是有這種感覺了,也覺得自己的確是處在一種危難境地中,可我能怎麼辦?沒有啥好辦法嘛。唉”! 楊光華問道:“那,皇上您有這種感覺、有這種意識,這就是您的英明偉大。可要是光有感覺和意識,卻沒有解決的辦法、手段、措施,危機是不會自動消退的,上天也不會伸手幫您”。 徽宗這下心裡又亂了,著急起來:“你說嘛,你說,該用什麼辦法和措施”? 光華就說:“這事呢,就像皇上您說的,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要想扭轉這種局面,難度的確是很大,障礙也會很多,有很多頑疾不好解決,那怎麼辦呢?要想真正甚至徹底解決問題,既要有很強的緊迫感和危急感,又必須沉著冷靜、有策略性、戰術性,找準突破口、瞄準機會,選準物件先從人開啟缺口”。 徽宗插話說:“人?是呢,我也知道要從人著手。可我去哪裡要人?除了太后,我當皇帝之前,朝廷裡我都沒幾個認識的人。倒是有幾個認得我的,可那些人都是說了不算的。這麼一想,還真是愁死人”! 楊光華道:“皇上您說的,我完全能夠理解。您在藩邸做王爺的時候,並沒考慮到能夠當上皇帝,所以那時候您自然沒有培養自己的團隊,也沒有打下自己的班底,更沒有在朝廷上下培養一批自己的人。所以,您登基當皇上之後面對的,是下邊鐵板一塊的宰相的團隊,上面只有皇上您一個人凌空而坐,高處不勝寒哪!幸好有太后的支援。所以當初您讓太后聽政,這個想法和決策是無比英明的。可是,太后不可能永遠聽政啊,太后不是已經說了嘛?時機一旦成熟,她就會還政的。她還了政呢,你如果還是沒有人,那您這皇上怎麼做?皇權又怎麼掌,天下又怎麼治理,江山又怎麼鞏固”? 徽宗像聽說書一樣,似乎聽得入了迷,表情一會兒陰一會兒晴,兩眼一會兒眯著,一會兒又炯炯放光。他可是絕沒想到,楊光華還有這麼高深的理論、周密的思考、嚴謹的推理和深入的分析,並且還有一整套治國理政的策略和觀點。由此,他對諸葛亮二十七歲隆中對,算是真信了。看來,這世上是真有高人呢!自己眼前的這個英俊小夥,比當年諸葛亮可要年輕得多!這正是自己的福氣。楊光華就是上天派來輔佐自己的,一點不假! 徽宗正邊聽邊想呢,一聽楊光華這樣問,就應道:“是啊是啊,必須抓緊解決人的問題,這很急迫了。我原來尋思著,我是皇帝,天下都是我的,什麼都是我的。可當了這幾個月,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呢。如果這個人的問題解決不了,我沒有自己的人,自己的團隊,朝廷上下都處在張某人的掌控之下,我這皇帝沒法當,我說了話沒人聽,那太后她怎麼能還政?太后還不了政,我就不能獨立執政,我這個皇上不能永遠當兒皇帝吧?不能永遠是個空架子吧”? 楊光華說:“是啊。上次我曾經說過,人的問題可以先從公文流程環節解決幾個人,但那時候我看的很膚淺,也沒想到問題會這麼嚴重,局面會這麼複雜,現在看來單純從這幾個管檔案的人入手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徽宗又問:“那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楊光華說:“要解決面臨的問題,就要系統性的思考,不能單打一。要有一個系統性的戰略和長遠的思考。皇上您看是不是這樣,解決人的問題,無非是從兩個方面解決,就是一抬一壓,達到一強一弱。一抬和一強,就是抬升皇上的力量保證皇權得到加強;一壓和一弱,就是壓低宰相的力量弱化相權。人的問題無非就是職位和身份。皇上您得利用您皇上的權利提拔任命一批能夠聽皇上話的人。只要是您提拔的,您認定的基本上都會聽你的。第二就是壓縮宰相的人員空間。那朝廷各個衙門都有宰相的人怎麼辦呢?那就先把關鍵崗位上的人、有實際權利的人、跟宰相走得最近的人入手,以明升暗降的辦法把他們調離關鍵崗位。比如說中書舍人這個地方本應是皇上,您的秘書部門,可是四個舍人,就有兩個是完全聽宰相話的;一個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哪邊倒;只有一個是信皇上的,可眼下還不敢輕易說話。”。 徽宗插問:“是曾肇吧”? “對,只有他一個是信皇上您的。”楊光華繼續說“再就是吏部,是管人的,管官員提拔和任命的,可一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52章 赤心為君獻大計(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