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章 招安惹的禍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寒暑易節,不覺秋涼。草木蕭瑟,重陽節近。我想再沿著上面這個話題,這樣分析下去,也沒時間了,因為梁山聚義廳派人通知我開會了。不對,我糾正,晁天王死後,“聚義廳”現在改為“忠義堂”了。是他孃的忠義堂派人通知眾兄弟,同賞菊花,把這喚做“菊花之會”。

宋老大便安排大擺筵席,我得趕快去,免得宋老二......又錯了,現在該改為宋老大了。去遲了,宋老大又要批評我“事沒幹大,架子不小”了。

說起來,宋老大與菊花有緣。

我這麼一說,你一定會覺得納悶,宋老大與菊花何緣之友?且聽鐵牛給你細說:宋老大不是以一首反詩聞名天下嗎:“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恰好,被宋江嘲笑“不丈夫”的黃巢,也寫過反詩,而且是兩首,均與菊花有關。第一首就是大家熟悉的《不第後賦菊》。其詩曰: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科場的失利以及整個社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考試不第後,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抱負,於是,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

第二首是《題菊花》,其詩曰: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據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記載,說這首詩作於黃巢五歲時。鐵牛以為不可信,小小年紀哪有這份豪情義膽?

駱賓王是千古一遇的神童,才在七歲時創作了一首“兒歌”《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兒歌”還是他機緣巧合才做出來的。也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七歲的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裡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才創作了此詩。

駱賓王為什麼沒有在別的時間做出這首詩,等到客人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他才創作了此詩。這裡就有機緣巧合的問題。再說黃巢,一個五歲的孩童,作出“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還有可能,但要作出“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就難以想象。這是鐵牛的拙見。或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畢竟黃巢也不是個一般人,我們總是拿大眾的標準來衡量非凡的人,這是我們凡人的通病。

所以,凡人李鐵牛認為,《題菊花》當作於黃巢青年時,甚至在發動起義之前。此詩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大膽想象:一旦自己成為“青帝”(相對於劉邦的“白帝”)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這種對不公正“天道”的大膽否定,和對理想世界的熱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黃巢超越封建文人價值觀念的遠見卓識和勇於掌握、改變自身命運的雄偉膽略。

以我李鐵牛的淺見,單看這兩首詩,黃巢的王者霸氣就已經把宋老大比下去了十萬八千一百里了。宋老大竟然說“敢笑黃巢不丈夫!”真的是大言不慚,不知天高地厚!

我說,宋老大與菊花有緣。是說他的反詩中有黃巢,黃巢的反詩中有菊花。所以,宋老大與菊花有緣。這是根據三段論推出來的。

關於“三段論”,我鐵牛想再囉嗦幾句,這東西好得很,生活中經常用得到。三段論是邏輯學裡,性質判斷推理中的間接推理。說起來麻煩得很,我舉一個例子來說。例如,“所有鳥都是動物,孔雀是鳥,所以,孔雀是動物”,這就是一個三段論。它由三個簡單性質判斷組成,判斷一與判斷二是前提,判斷三是結論;它包含三個不同的概念,即“鳥”、“動物”與“孔雀”,每一個概念都在兩個判斷中各出現一次,分別叫做“大項”、“小項”與“中項”。例如,在上面這個三段論中,“動物”是大項,“孔雀”是小項,“鳥”是中項。在三段論的兩個前提中,包含大項的那個前提叫做“大前提”,包含小項的那個前提叫做“小前提”。例如,在上面那個三段論中,“所有鳥都是動物”是大前提,“孔雀是鳥”是小前提。由大前提和小前提,就推出了“孔雀是動物”這個結論。

正想著根據三段論推出來的“宋老大與菊花有

《梁山不鏽鋼水晶門》 第10章 招安惹的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