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購櫻�鋇直焙!��薄1臼樗�降贗跡ǜ酵既�┯蠶ayaligh 這個地名,無疑即Hallali,地在乃蠻之西南,巴爾喀什湖之東偏南。——譯者
① 速不臺,《秘史》作速別額臺(subu'atai)。《元史》作速不臺(卷一二一有傳),又作雪不臺(卷一二二有傳顯系重複)。速不臺的譯名,採用較普遍,此後均用此名。'翁接:武英殿本速不臺(卷121)、雪不臺(卷122),但中華校正版卷121 為蘇布特(原作這不臺),卷122(即武英殿版)的雪不臺已刪去。' 又這一段引語,塔陽和札木合的問答,對照《秘史》(第195 節),採用《秘史》原來詞句,格魯塞在這裡有條附註關於《秘史》原文詞句的出處,茲從略。——譯者(翁按:謝再善譯本的《秘史》,曾將漢字音譯還原為蒙古文再由蒙文譯本譯成漢文,詞句與這裡所引的有些出入。)
② 《秘史》,鮑乃迪,106,107。(這一段引語也照《秘史》原文。——譯者)
③ 別列津譯本,Ⅱ,第4 頁。《元史》也說到札木合的背叛(克羅斯譯,第26 頁)。(《元史》原文如下: “時札木合從太陽罕來。見帝軍客整觀其氣勢,殆非住時矣。遂引所部兵遁去。”——譯者)
第二章 蒙古國家的形成
在《秘史》裡面,詩一般的敘事繼續下去。塔陽看到蒙古人中軍的統率者是拙赤哈撒兒,那位具有赫拉克勒斯一般的膂力的無敵射手,他又問札木合,而這一次札木合所形容的更增加了這個不幸的乃蠻君主的恐怖,札木合說:“這是訶額侖母親的一個兒子,用人肉養大。身有三度①長。一次吃一個三歲大的牛。披三層鐵甲。他可以將一個人連弓箭吞下去而不礙著喉嚨。發怒時,隔山射箭,十人、二十人穿透。草原上隔野而射,將人連甲穿透,大拽弓射九百步,小拽弓射五百步。生得不似常人,這是拙赤哈撒兒!”②'5'
塔陽害怕極了,攀援宜至山上的頂峰。在這個時候,他最後一次問札木合: “另外一個蒙古首領是誰?”——札木合答道:“這是訶額侖母親的最小兒子帖木格斡惕赤斤。人們說他懶漢,因為他好早眠遲起。但是在戰爭時候, 他從來不落後!”以上是這一頁史詩的主要形象,在這裡,蒙古的詩人們表現得和他們的希臘或印度的同行比較毫無遜色。
我們在上面看到,依照拉施特以及《元史》,札木合斷定乃蠻人不敵蒙古人,不等戰爭結束就拋棄了他們。而依照《秘史》,札木合使人通知成吉思汗,乃蠻軍隊的“士氣”是可憐得很,並沒有忽略提到他自己的一點功績: “由於我對他所說的話,塔陽嚇得發昏過去。乃蠻人退過山嶺。他們再不欲作戰了。但是你,我的安答,一切謹慎呵!” ③
成吉思汗看見天色已晚,就停下來過夜,並沒有疏忽於將納忽山圍住④。乃蠻人試圖逃走,在忙迫之中,許多人滾墜人山谷深澗裡面⑤。'6'拉施特告訴我們關於塔陽的終局的若干情況,為《秘史》所不詳,他在這裡所說的, 也頗有史詩的風味。我們從他所說的知道,這位乃蠻君主退到山上時候,遍體都是傷痕。豁裡速別赤和其他乃蠻將領陪伴著他。他們試行推動他再去戰鬥,但是無效,因為他傷得不能行動。“塔陽聽見豁裡速別赤所說的話,但是他絲毫不動。”豁裡速別赤大聲叫他,說他的妃嬪,首先是他寵愛的古兒別速①,為了他盛妝而待,但是徒費口舌。這樣喚他歸於無效之後,塔陽已是奄奄待斃。於是豁裡速別赤對他的夥伴們②說:“他再沒有能力起來了。在他未死之前,讓我們再回去廝殺吧,使他於最後看到我們英勇戰死吧!”他們下山進行奮戰直到戰死為止。成吉思汗看見他們在絕望之中的勇敢,曾想保全他們的性命,但是他們不肯投降,都是拿著武器戰死。這個征服者秦來認為戰士們忠於主人是最高品德,當眾讚美了這些勇士們的行為。③
① 中國古演算法,伸手為度,每應約六尺,三度是丈八。格魯塞這裡作“他的身軀等於三個人”,系誤解《秘史》所說的,譯文從《秘史》。——譯者
② 這一段引語,對照《秘史》,採用原來詞句。——譯者
③ 《秘史》,第195 節,鮑乃迪,108。
④ 蒙古原文,每次說納忽崑山(Naqouqoun),即納忽山的崖。《拉施特書》也說,這個戰爭是在納忽山(別列津譯,Ⅱ,第5 頁)。《薩囊徹辰書》(第87 頁)以為是在Sakiroun 河附近。
⑤ 這段記載經拉施特證實,他說蒙古人追
《蒙古帝國史介紹》 第2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