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40 商討 (第1/5頁)

素馨小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州獄慘案中死亡人數三十三人,其中重案犯十三人,牢卒四人,值守士兵十六人。失蹤人數七名,其中重案犯四名,普通案犯三名。

上官瀾將這起慘案定為火影案。

隨著卷宗合上,上官瀾問道:“天珠。此番火影案中失了四個重案犯。分別是採花大盜夜靜深。殺人狂魔吳鬼七。私鹽匪首楊鹼地。千面郎君孟秋遲。你推測看看,這四人中,劫獄可能性最大的是誰?”

這幾年,每每有了新案子,上官瀾就喜歡這樣和小徒弟一起商討案情。武念亭也是在他這樣的提問中不知不覺的便成為了一個斷案的高手。

在隨著上官瀾看卷宗的功夫,她心中早就有了定論,道:“動靜那麼大,手段那麼殘忍,那些前來劫獄的定是殺手中的高手。請得起高手的定是有錢之人。這四名重案犯中,採花大盜夜靜深、千面郎君孟秋遲二人素來以獨行俠自居,不屑與人為伍,所以定不是他們。殺人狂魔吳鬼七是窮光蛋一個,定也出不起高價請來殺手,所以也定不是他。那剩下的就只有私鹽匪首楊鹼地了,販私鹽的最是有錢,出價再高的殺手都請得起。所以,如果說這四人中誰的劫獄可能性最大,非楊鹼地莫屬。”

嗯,和他推測的差不了多少。上官瀾又問:“如果真是楊鹼地所為,他為什麼又要將其餘的獄友們救出?”

“要麼是楊鹼地左右我們的視線,要麼就是夜靜深、孟秋遲、吳鬼七三人混水摸魚趁亂逃走。不過,我更趨向於後一種。當然,具體是什麼狀況,只有抓到他們才能下最後的定論。”

很是欣慰的看著小徒弟,上官瀾又問:“那就按你後一種推測,你倒是說說,兩天了,他們會藏在什麼地方?”

武念亭‘呃’了聲,想了想,道:“夜靜深肯定是白天睡覺晚上出來鬧的,不過這段時日查得緊,只怕他不敢犯事,所以他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應該是勾欄院。至於吳鬼七,為人兇狠,這個時候只怕早就擄了某家的某個人當人質,而這家裡的其他人正供著他的吃喝。楊鹼地是鹽匪,最慣走水路,他如今肯定蟄伏在哪個水岸邊,想瞅著機會搞條船從水路出合州城。至於孟秋遲,因太擅長易容,是最難抓的,若我是他的話,就易容成你的樣子,我堂堂知府要出城難道還有人敢反對嗎?”

如果說上官瀾對前面三個重案犯躲藏地的想法和小徒弟一模一樣的話,最後的一個卻讓他聽得悚然心驚。他吃驚的看著小徒弟,道:“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

語畢,上官瀾看向屋外,道:“天平。”

“在。”

“馬上去城防通知,所有合州在職官員皆不許出城,便是本府也不例外。若有違者格殺勿論。”

“是。”

見天平辦事去了,上官瀾輕摟了摟小徒弟的腰,道:“再說說看,那三名普通案犯是死是活?”

三名普通案犯中包括石遷和另外兩名不知身份的啞子<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說起這兩名啞子便不得不說兩個月前,上官瀾命手下例行人口普查,這是為了杜絕各國某些探子潛伏在身邊的例行常規檢察。然後就抓到了這兩個人。這二人不是合州人,身上也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們身份的通關文牒,這種情形下他們當然便被帶回了知府衙門。這二人自從被抓後一直就不曾說過話,是以所有的人認為他們是啞子。沒有人認識他們,他們又不會說話,似乎也不會寫字,於是上官瀾便命畫師畫了這二人的影象分發到各個州府讓那裡的人辯認,可是兩個月來,沒有傳來有人認識他們的訊息。

於是,上官瀾對他們二人的身份越發起疑,但他們又不具備重案犯的條件,所以上官瀾便將他們二人一直以普通案犯在押。

不想此番,他們兩個居然在火影案中失去了蹤影。

當然,上官瀾也不排除火影案中的殺手是來救這兩個啞子的。

在上官瀾思緒間,只聽小徒弟說道:“肯定都活著。”

“為什麼?”

“瞧合州獄那三十三名死者的死亡方式極慘烈,說明來劫獄的殺手們下手極狠,沒有留活口的意思。所以,但凡在合州獄中沒有發現的案犯應該都活著,要麼是劫走,要麼是趁亂逃走。我估摸石遷最能偷雞摸狗,要趁亂逃走很容易。倒是那兩個啞子,從來不吭不響也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逃走就相當可疑了。保不準,那群殺手就是這兩個啞子請來的也說不定。”

小徒弟的見解和他的不謀而合。笑

《與夫子歸來之霸寵類似的小說》 140 商討(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