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一個心願 (第1/2頁)

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切都沒有出乎拿破崙的預料,就在奧匈,德國和俄國聯合釋出了對奧斯曼土耳其的制裁之後,在英國殖民主義者迪斯累利首相的慫恿之下,奧斯曼蘇丹立刻製造了一場針對基督徒和斯拉夫人的大屠殺,作為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報復和回應。

改革是不可能的,奧斯曼這輩子都不會改革。又無法處理好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只能用屠殺來解決所有問題。

而這場大屠殺早成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弗蘭茨·約瑟夫無法再採取溫和改革的形式來包庇奧斯曼帝國,他開始考慮與亞歷山大二世的關係,並且希望能夠在不打擾到奧匈帝國國家內政的情況之下,允許俄國人向土耳其進攻。

此時的哥恰科夫首相信心十足,他不單拿到了法國人的政治允諾,甚至還拿到他們的軍火援助,一筆將近五十挺的新式機槍增援,雖然彈藥卻需要自行購買。此時的哥恰科夫首相又回到了柏林,他要跟俾斯麥進行一筆新的談判。

“我們願意在阿爾薩斯土地問題上站在德國這邊,以換取德國對我們進攻小亞細亞的支援。如何?”

俾斯麥楞了一下,他萬萬沒有想到哥恰科夫會突然改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愣了一下。隨即開始思考俄國背後到底有什麼陰謀。

而此時剛好爆發了大屠殺,俾斯麥已經無法向之前一樣坐在一邊看熱鬧了。安德拉西伯爵向俾斯麥隱晦的表示,只要俄羅斯願意讓他們吞併掉塞爾維亞,約瑟夫國王在他們進攻奧斯曼帝國時將採取中立的政策。

誘人的條件啊……難怪哥恰科夫寧可把自己的潛在的政治盟友法蘭西得罪掉,也要摻和到這次的衝突之中。

然而俾斯麥還不知道這是拿破崙有意而為之,目的就是為了迷惑俾斯麥對歐洲局勢的判斷。

一旦巴爾幹地區爆發衝突,俾斯麥認為搶奪阿爾薩斯地區有機可乘時,就會走入拿破崙早已設計好的陷阱之中。

“你們會堅定的站在德國這邊?”

俾斯麥不知道對方的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試探性的問道,“你的態度轉變的可真夠迅速的,這才過去幾天,哥恰科夫首相。你們就從法蘭西的盟友變成了德意志的盟友。”

哥恰科夫擠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容,如果不是拿破崙要他這麼做的話,打死他也不敢得罪巴黎的金主。只是哥恰科夫心裡隱約有些好奇,到底拿破崙在打著什麼樣的算盤。

“我們當然會堅定的站在德國盟友這邊。”

哥恰科夫笑得有些不自然,反正如果法德真的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俄國在不得罪金主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中立。但願親口許諾的拿破崙不會違背自己的諾言。

“畢竟在國家利益面前,俄國知道誰才是自己真正的盟友。”

雙方口頭上秘密的確定了盟友關係之後,哥恰科夫的下一站便匆忙的前往維也納,法國政治力場的轉變讓他有了可趁之機,這也是他唯一一次能夠安心發動戰爭的機會。

哥恰科夫政治立場的轉變讓俾斯麥心生疑惑,他不明白為什麼揹負著幾十億法郎貸款的俄國這麼快撕破了臉皮。

“難道這真的是天賜機會?讓我們能夠奪下阿爾薩斯地區?”

雖然他心中的不甘又開始湧現,但是這一次俾斯麥小心翼翼的詢問了威廉國王,他想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對於奪回阿爾薩斯地區抱著怎樣的想法。

“能夠奪回阿爾薩斯地區當然不錯,但是別忘了還有英國人在邊上虎視眈眈。”

“這一次英國人不會在目光集中在法德邊境,而是集中在奧斯曼土耳其。”

俾斯麥心中的冒險主義又再一次的調動德國人的神經。

“之前我們沒有拿下阿爾薩斯,很大的程度是因為英國和俄國的阻攔。現在俄國為了攻下奧斯曼帝國,已經允諾對法國動手而選擇視而不見的態度,而英國人忙於地中海的利益糾紛,根本無暇兼顧到阿爾薩斯地區。所以我認為這一次的巴爾幹半島衝突為我們製造的機會,遠比上一場戰爭要來的更加有利。”

俾斯麥甚至已經預感到勝利女神的天平正在向德國傾斜,那些原本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他們遲早會搶奪回來。

然而俾斯麥卻並不知道,普法戰爭結束後的這將近五年,法國軍隊一直在秘密地增加軍費,自從拿破崙控制了整個國會之後,法蘭西的軍費開支便成了一個謎團。而且並沒有像德國情報部門刺探的那樣,法國除了一些軍事制度上的改革之外,並沒有進行其他的革新。

事實上法國情報部門看到的只是冰山

《帝國法蘭西小說章節瘋狂的容克貴族》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一個心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