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章 (第1/2頁)

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20章

孟蒼舒沒有直走,而是拐了個彎,截住剛剛由道士指點,正去尋覓親人骸骨的那一家人。

他這一晃,顧廉差點摔跟頭。

孟刺史行事果然很難預料……

顧廉一邊想著,一邊踉踉蹌蹌跟上。

因身著官袍,孟蒼舒看上去就像是來垂訪百姓的仁民愛物之父母官吏,雖攔了人家的路,但動作自如和路遇熟人一般。

“老人家,本官叨擾,敢問如此行色匆忙,可是有否不平之事?若造賊丟了文書或銀錢,可稟告巡邏軍士。”

被詢問的老人年紀將近古稀,穿著華貴,與周遭許多平民全然不同,身後跟隨著一眾僕從,又有一位釵環齊備的婦人在旁攙扶,見到官吏,老人忙與女子一併施禮道:“見過大人。未有失竊,只是老朽心急去尋我那苦命大兒子的骸骨,這才……”

老人說罷傷心拭淚,婦人見狀代答道:“我大哥二哥那年皆被強徵了去,大哥去到良慈郡,一去不回……二哥去了上陽郡,僥倖得了從龍之功,榮歸故里。然而我父這麼多年思念兒子,憂勞成疾……幸得大人善舉,加之高人指點,才能來此處尋得親人骸骨返還故鄉,小女代父親和去了的長兄在此謝過大人了。”

婦人說著也以帕拭淚,再行一禮。

跟隨皇帝再度一統天下的軍士皆憑藉彪炳戰功獲得了優渥恩賞與一官半職,家人也能沾得榮耀,享受戰亂後來之不易的富貴。

眼前便是新興的這些軍功之家之一。

孟蒼舒也不往壞處說,更不張口就勸人,只訝異道:“果真有如此神人?”

老人的眼神透出欣慰:“可不是神人麼!別看這位李道長樣貌青春,竟是漢初武帝身旁伴駕過的李少君李仙人的弟子!我家尋訪許久,他才答應出山相助,如今略一施法,便為老朽尋到我那苦命的兒……”

李少君是見於正史的方士,據說修得了長生不老之法,《史記》和《漢書》皆有記載,孟蒼舒自然也讀過。

但李少君的徒弟未免有點扯了,能當他的徒弟,少說也有個二三百歲,再看那位唇紅齒白看起來能叫自己一聲大哥的李道長,距離這個年紀還差得太多。

他要是李少君的徒弟,那自己就是漢武帝的拜把子弟兄。

然而老人深信不疑,孟蒼舒看其家境,想來一個臭道士糊弄一吊大錢怎麼也不會影響他家的生活質量,若真是能讓老人得到稍許慰藉,他又何苦說破?

其實這次很多尋親屍骨的百姓本就沒有抱太大希望,有些找不到的,抓一把這裡的土裝進瓦罐帶走,也準備回家去當做屍骨一樣殮葬。還有些只找個大概齊身長合度的骨架,也不再苦苦尋覓,只當是自家人帶去落葉歸根。

不過是安慰罷……

孟蒼舒讓老人與女兒去尋找“仙人”指點的親人屍骨,再轉過身去看,那位李道長身前又來了兩人,看著像一對老夫妻,這一對夫妻的裝束比之方才那對父女便差了太多,兩人身上雖也是乾乾淨淨,但補丁甚多,也無人相送,可見家境簡薄,甚至可以說是困窘了。

騙普通的百姓的錢,孟蒼舒便不能坐視不理了。

他朝著李大仙邁步走去。

顧廉趕緊跟上。

可是沒走兩步,孟蒼舒卻又猛地站下,這導致顧廉差點撞在他的後背上。

孟蒼舒也不是故意一驚一乍,而是這個距離他聽到了那對夫婦和李大仙的對話。

……

“老人家,這錢你們拿回去……山人今日法力耗盡,實在無能為力。”

李大仙聲音和樣貌一般超逸灑脫,輕甩浮塵,看都不看老人雙手碰上的十幾個銅板。

“道長可是覺得少了……我……我那邊還有一頭毛驢,我去給您牽來……求您可憐可憐我們……我們的孩子十三歲就給抓來良慈郡打仗,二十多年了,見到屍骨也好,我們老兩口閉眼前總能見孩子一眼吧……求求您了!”

老人雙膝跪地悲泣哀求,無奈李大仙卻是鐵石心腸,只半閉著眼,用不沾染塵世的聲調毫無波瀾道:“無量天尊。你們二人與我緣法未至,不是銀錢可以加補。還是請回吧。”

顧廉聽著十分不忍,甚至有些生氣了,對孟蒼舒低聲道:“好個端架子的臭道士,人家都給他下跪磕頭了,竟然還是不允!”

然而孟蒼舒卻始終沉默,靜靜看著兩個老人在悲慟中重新揣起銅板,相攜

《管理封地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20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