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1/3頁)
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章
化名為張雲姬的張九姑娘,在這幾天裡,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生離死別。除了在悄悄地見過一次大姑姑後,便再也沒有落淚的張九姑娘,速迅的成長起來了。
大太太張氏,在侄女入住唐朝家裡的第二天便只帶著一個心腹去了唐朝的家裡。看到唐朝家小小的,有些簡陋的房子,又看到過年時,還笑得一臉嬰兒肥的侄女,穿著素色的衣裙,憔悴的樣子,心一下子就像被人揪住了一般。
生疼生疼的。
天皇老子生的兒子要造反,關他們張傢什麼事,為什麼要如此地對待他們張家。早知如此,還不如真的附逆了,也不必此時不明不白的被冤枉。
姑侄倆抱頭痛哭,唐朝見狀,便領了張氏的心腹避了出去。
張氏二人情緒稍好,張氏便把她的安排說了出來。
張九姑娘今後便是張雲姬了,是張氏奶孃的親孫女。張家遭了難,只剩下她這一根獨苗了。所以張氏作主將她許配給了唐朝的小叔子,現在只是秀才身份的李漱。
“別想著報仇不報仇的事情,我們現在最要緊的便是讓家族血脈就此延續下去。若是家族血脈就此斷送,那我們才是家族的罪人。”
張氏一眼便看出侄女眼中的恨意和心中的不平。他們張家的姑娘也是自幼讀書讀史的。是跟著張家兒郎一起教養的。
性子中的堅韌,又豈是普通內宅婦人可以比擬的。
“...可是姑姑,”張姑娘不是激進之人,自然明白姑姑話中之意,雖有些不甘心,但仍是是接受了姑姑的勸導,“侄女明白了。報仇不急於一時”而當務之急,便是生下流有張家血脈的後裔。
張氏又給侄女留下了一些衣物布料,以及守孝所需的銀飾。想了想,又拿出了幾張銀票,和散碎銀子,給張姑娘花銷。
張氏已經想好了,她的嫁妝,將來只將明面的東西留給三個兒子,其他的都給這位侄女。或者說將來她生下的姓張的侄孫。
她的嫁妝都是孃家人為她準備的。現在還給孃家,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至那以後,張姑娘便老老實實地留在了唐朝的家裡。日間與唐朝相依相偎,晚間便睡在唐婆子對面的架子床上。
唐婆子雖然對於自家姑娘給阿小漱說了這麼一門親,有些個不大滿意。但她姑娘說的話也對呀,總不能讓弟媳婦的身份高過當嫂子的吧。
唐婆子一想,也是那麼回事,娶個沒父沒母,一個奶孃的孫女確實有利於家庭和諧。但這姑娘卻是要在自家中白養三年的。
吃食不是錢嗎?
張姑娘自小哪見過唐婆子這樣的婦人,一時好了,熱情滿面,一時惱了,便摔摔打打的。倒是做為親姑娘的唐朝明白自家老孃的心思。
所以在晚飯後,拿出了張氏曾經給她買人時剩下的部分銀兩。告訴唐婆子,這是人家姑娘的生活費。
看到這筆錢,唐婆子自然是高興壞了。
這麼一看張家這細皮嫩肉的小姑娘也順眼多了。姑娘在家帶著兩個孩子,還要幹那麼多的家務活,有這麼個姑娘幫著打把手,也能輕快些。
白日裡,張家姑娘也跟著唐朝學一些小戶人家的婦人應會的家務事,雖然上手的比較慢,但態度很好,也非常的用心。
就衝這一點,唐朝也不會再心疼這姑娘打碎的碗了。
而這姑娘來到家裡還有一點明顯的好處,便是對李凝的影響。要知道張家姑娘今年已經十四歲了,可是早早就學習過各項淑女課程。
雖然年紀小,閱歷少。但如何管家,管下人,管莊子鋪子,以及琴棋書畫這些東西都是已經是畢業班的準實習生了。
現在讓她來教導一下李凝,就當請了個免費的家教了。
還別說,多年後,唐朝對自己的這個決定那是非常的自得了,由張家女親自教匯出來的媳婦,那是最得張氏喜歡的了。
李漱和張雲姬是知道彼此未婚夫妻身份的。所以見面時,總有一些難為情。但家裡就這麼大的地方,抬頭不見低頭見。而且大家也是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人,一來二去的,倒有了一些青梅竹馬的情誼。
就此張雲姬算是徹底地安頓下來了。
“太太,老太太打發人來看您了。”張氏的大丫頭綠柳一邊扶起張氏,一邊輕聲的說道。
自從張家出事,張氏就強壓著悲痛和不適硬支撐著。前兩天終於疏通了關係,在張氏滿門暴屍示眾後,偷偷地將家人屍身收了回來。
想到
《紅樓之奶孃的奮鬥作者外鄉人》 第51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