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4部分 (第1/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洗蟛糠值娜庖丫�玫牟荒艹粵耍�ㄓ猩畈愕娜獠拍芙�凇�

那些腐爛的肉有了異味,自然要丟棄,可這種肉富含油脂,如果曬乾了,當作炭燒,還能發出一種特別提神的香味來,所以海邊漁民喜歡將這些腐爛的鯨肉放置在風屋裡進行風乾。

可是這種魚實在太大了,即使表層腐爛的肉割了去,剩下的魚肉,只一條也能裝滿一艘小船。海邊雖然鹽多,可以將這些肉做成鹹肉存放,但依然架不住它身上的肉多。而且到了岸邊,鯤魚離了水,身上的肉腐爛的更快,一旦來不及處理,那些肉只能丟棄了……

伯父你是不知道,我如今每月捕撈六七頭鯨魚,庫房裡已經堆滿了鹽漬燻肉。鹹肉氣味大,我現在每天抖抖衣服,都覺得我也快成了一塊鹹肉了。嗯,伯父若是喜歡這種肉,也拉一車走,一車不夠,十車怎麼樣,只是新鮮肉恐怕運不到沭陽。

桌上這些新鮮肉,還是我知道時大郎好這一口,讓人在海上趕緊給處理了,上岸再用快馬送來——這肉今天還中吃,明天口味就差了點,後天則直接扔了。“

時穿側過身去,提醒施衙內:“還記得我告訴你化學制冰法,用硝製冰啊,你用硝製作的化學冰,事後也不用扔了,那些硝水正好可以當做提純硝的預備工藝。”

施衙內頓時叫苦連天:“大郎,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化學制冰法,製出來的冰肉照樣要佔艙位,我出去的船,艙位連裝肉都不夠,哪有閒工夫將所有的肉都冰上,再說,即使我有那閒工夫,我從哪弄那麼多的硝來?”

“琉球!”剛才一隻埋頭吃飯,不曾插話的劉旭突然插話:“夢溪先生任沭陽縣知縣時,我祖曾就讀與夢溪先生門下。聽夢溪先生說,東晉末期,有個海外仙洲曾來朝貢,那裡的人都是五胡亂華時躲避中原戰亂的漢民,順海漂流至琉球,而後花了百年功夫才重回中原。

夢溪先生說:當時琉球人進獻的一些寶石,雖清澈透明但卻容易碎,根據當時煉丹師所說,那些寶石其實是硼珠與硝石珠。傳言琉球有數個島全是鳥糞堆積而成,有些鳥吃下東西不消化,糞堆裡常常發現這些透明半透明的寶石,琉球人不識貨,用來進獻朝廷,結果惹了大笑話……夢溪先生還說……“

“別管夢溪先生說的了!”時穿激動地插話:“沈括說的是‘鳥糞石’,聚積的鳥類、蝙蝠和海豹的糞便和屍體,經過長年累月的海水衝擊,變成高濃度的磷酸鹽與硝酸鹽……哦,還有硼砂,這些可都是寶貝。衙內,你的玻璃作坊有救了,硼砂、硝石、磷酸肥料,全是好東西,拉一船回來,你的作坊半年不愁原料。”

施衙內不自覺的漏了底:“琉球,你我在哪裡不是有座城堡嗎?可是沒聽說那裡有硝石?”

聽了這句話,首席上的富商垂下眼簾——凡是與日本做交易的海商都知道琉球島中繼站的城堡……與收費,原來這城堡屬於時穿與施衙內呀。

黃爸聽了這話微微有點得意,他這趟來其實是來盤點女婿家底的,女婿家底越厚他越滿意……當然,他不滿意也沒辦法。

劉旭則意圖不明的轉動眼珠,不知在想什麼。

“沈括說的琉球不是大琉球,是小琉球……”時穿想了想,決定自己回去畫一幅航海圖,交給施衙內讓他開闢這條航線:“大琉球(夷州、即臺灣)曾經有傳聞,說是附近有座面積很大的島嶼,晴天的時候站在島的東端可以望見小琉球。

我房裡恰好有根據漁民描述記錄的航線,你派捕鯨船隊過去望一眼,據說那裡珊瑚便宜的,幾個瓷碗換來半船,還有玳瑁、龍涎香等等出產。傳說那裡也是鯨魚洄游的必經路線,你可以讓捕鯨船直接朝那個方向開,捕不到鯨魚就拉一船小琉球貨物回來,一定能發財的。“

“啊!”施衙內張嘴結舌。與此同時,首席上坐的幾個豪商也驚愕的張大了嘴……捕魚跟海貿不同,海貿是要抽稅的,而且是重稅,但如果捕魚的船出去拉了一些小島上的土產,而且這種土產還都是玳瑁龍蜒香一類的奢侈品,那捕魚這個行當豈不是比海貿更輕鬆?

施衙內結結巴巴的說:“我有……有二十多艘捕鯨船。”

時穿回答得很快:“每月二十船貨物,哪怕這些貨物都是鳥糞也賺錢,我也全能吃下來。至於硝石嘛,你可以問問你老爹,讓他承攬替樞密院練硝的活兒,然後整船整船倒賣硝石。”

施衙內愣了半天,才合上了張開許久的嘴,憨憨地笑著說:“我回去買船,我要把捕鯨船增加到一百艘。”

“不夠,遠遠不夠!”時穿充滿惡趣的

《惺忪的眼睛》 第17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