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們幹吧 (第1/1頁)
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呂頤浩之後,禮部侍郎張浚也緊跟著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啟稟官家,臣推舉京畿提刑兼權轉運副使趙鼎可擔此大任。” 京畿提刑? 袁術聞言不禁想到,意思是現在這趙鼎還在開封一帶咯。 “啟稟官家,臣也以為李綱復相尚可........” “啟稟官家,臣以為趙鼎可擔任宰相之位.........” 待張浚說完以後,剩下的這些個臣子們也緊跟著紛紛附和道。 所提人選,大致也就在李綱與趙鼎之間。 或許時不時有冒出點兒別的,不過也沒啥人附和。 袁術聽到這裡也算是差不多聽明白了,看來李綱與趙鼎這兩人應該是不錯,不然為何都在提他們呢。 特別是那李綱,袁術對此記憶猶新。 本來李綱他那宰相就當得很不錯,結果就因為趙構那傢伙兒的膽小懦弱,遲遲不肯北上進而導致君臣關係破裂,這才導致了李綱被髮配的下場。 不過這兩人終究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這兩人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各待一方,那這當下又怎麼搞。 於是袁術又看向了此時站在排頭的呂頤浩與張浚二人。 看起來,他們在眾臣中也挺顯有威望的,不如就讓他們先來幹著得了。 不過這話還得經他人口來說才行,繼而袁術便將目光轉向了御史中丞張守。 張守這腦子轉的也不慢,他見官家一道包含深意的目光投過來以後,當即便飛速思考著官家這眼神是啥意思。 很顯然,雖然剛才這兩提出來的人選十分不錯,就算是讓他張守來提,一般就會這樣提。 事實如此,不必多說。 但問題是,等這兩人到來以後,那怎麼說也是好久以後的事情了。 當前一下子突然少了那麼多的官員,若是不立刻任命宰相或宰執的話,此後還不知會積累多少麻煩事情呢。 張守又順著官家的目光看去,只見官家正看著站在最前列的呂頤浩二人。 這一刻他當即就明白了,合著官家是想讓這兩人來暫且幹著呢。 嗯.........細細想來也不錯。 張浚為人雖然滑頭了一點,甚至之前還有攀附黃潛善的行為,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能辦事兒的。 至於那呂頤浩嘛,比之張浚就更能辦事兒了,唯一不好的是呂頤浩為人太嚴苛了,他不僅是對自己嚴苛,對於屬下官員們同樣是嚴厲要求。 要說朝中哪一部門的官員最難過,那非要屬呂頤浩所在的吏部了。 不過這樣也好,只有官員難過了,下邊兒的百姓才能好過。 想到這裡,張守不再猶豫,當即上前一步,看向官家拱手說道: “啟稟官家,無論是李綱也好,還是趙鼎也罷,他們此時終究距離揚州太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我們還需就近選相才是。” “哦?” 袁術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後,故作稍顯疑惑的問道:“不知張中丞有何建議?” 張守正聲回答道:“臣以為,呂尚書與張侍郎就能夠很好的勝任,中書門下省參知政事兼尚書省左右僕射。” 中書門下省乃是大宋最高決策層,此前由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併而來,負責政令的提出與稽核,最高長官為平章事,又稱之為宰相。 參知政事,也就相當於副宰相了,又稱之為宰執,且同時可擁有數名宰執。 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的部門,左右僕射分別為正副長官。 袁術對此細細想了想,這個職能的分配可謂是相當到位的。 “官家,萬萬不可........” 張守說完以後,還沒待袁術答話呢,那呂頤浩與張浚便先行推辭起來。 不過推辭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袁術抬手所打斷了。 袁術當即對一旁的鄺詢說道:“擬旨吧,任吏部尚書呂頤浩為中書門下參知政事,兼任尚書省左僕射。” “任禮部侍郎張浚為中書門下參知政事,兼任尚書省右僕射。” 鄺詢聞言連忙拱手應道:“是,官家。” 緊接著,袁術又看向前方的呂頤浩與張浚二人,微笑著輕聲道:“二位,此城乃我大宋多事之秋矣,望二位能夠為國分憂,復我大宋。” 待呂頤浩與張浚相望一眼後,最終只能勉為其難的拱手領命。 “臣等領旨.........” 幹唄,不然還能咋的。 袁術又說了些鼓勵的話後,便起身離開了,只留下一眾相望的官員們。 待官家走後,其餘官員們紛紛朝著呂頤浩張浚拱手道賀,一下子就登上了宰執之位嘛。 哪知張浚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笑容,看向呂頤浩沉聲說道:“呂政事,官家並沒有讓我等兼任樞密使?” 呂頤浩聽後,同樣也陷入了沉思。 按照往常大宋慣例來說,他們應當要兼任樞密使才對,就算不能兼任個樞密使,最起碼樞密副使樞密院事得有吧。 特別是現在這個隨時都需要用兵的時候,若是他們不能干預兵事,那麼做起事來難免有些礙手礙腳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管什麼魑魅魍魎》 第27章 你們幹吧(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