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52章 戰中仍施反間計 (第1/2頁)

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52章 戰中仍施反間計

翌日清晨

明清雙方大軍,已經為準備已久的大會戰,在高密城下襬開了陣勢。

一邊是孔有德統帥的近十萬清兵精銳,佔據了高密城、城西和城北的大面積區域,按照孔有德的部署,清軍前鋒以部下大將全節為統帥,下轄漢軍鑲紅旗金俊部和綠營王馳、李宏義兩部,總兵力為七千餘人,呈現“三叉戟”的陣列布局。

另有清將李養性所率領的千餘人,算是充當監軍的角色。

孔有德率領麾下精銳的原天佑兵(已經併入漢軍旗)的炮兵和火銃兵為核心,居於大陣之中,並輔之以從河南調遣而來的李際遇所部兩萬人。

李際遇原本對於清廷所給的職位和爵位就不滿意,原部人馬在山東地面也是久戰無功,出於儲存自身老營實力的考慮,特地稟明上峰以後,從河南抽調了地方軍勢力王彥賓(王彥超的兄長)、李好和丁如浣等部人馬,和原天佑軍嫡系芮成功、高友成和馬雄等部一起,暫時被孔有德用作中軍。

值得一提的是,孔有德天生性格勇敢,特將指揮大纛設在了前鋒將領全節之後,指揮機構過於靠前;

清軍左翼以孔有德所部大將線國安為主將,下轄副將楊衍、綠營副將張應夢、蔡天文、馬士秀、杜應金等部,有兵力約兩萬餘人;

清軍右翼則由綠營總兵官張汝行親自坐陣,麾下有綠營劉喜才、孫得勝、董銅柱、湯致遠、王世寵、張朝璘、張立位等部,兵力約有兩萬五千餘人;

高密城中則是有百戰悍將崔可顯所部三千餘人;

清軍後路主將則是名將戴都,下轄漢軍鑲黃旗聶仲金部、漢軍正黃旗郭名望部以及綠營李中星、羅九成和藍俊等部,總兵力約一萬六千人,另有數萬民夫。

整個清軍大陣可謂兵強馬壯,到處都是旌旗飛揚,到處都是來往賓士的傳令兵穿梭在各個營頭之間,驍勇彪悍的清軍白甲兵則是不斷地衝擊著明軍的探馬,給明軍的夜不收隊伍帶來巨大的傷害,讓人觀之便有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反觀明軍方面的配置則是遜色很多,主帥張鹿安所仰仗的基本上只有仇有亮部、仇無極的近衛協、仇有光的騎兵協和譚應華的炮兵協,其他部隊因為長期的防守,已經精疲力竭,在運河一線防守尚顯吃力,更別提調到運河以西發動進攻了。

張鹿安的佈置更是顯得非常單薄,以近衛協和炮兵協在中間,左翼為仇有亮的步兵第十一協,右翼則為仇有光的騎兵協。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明軍的形勢絕對不容樂觀,直白一點來說,表面上壓根就看不到取勝的希望。

張鹿安深知這一點,加上派出去的密使並沒有帶來特別好的訊息,張鹿安實際上已經報定了撤退的主意,密令譚應華,在將攜帶的所有炮彈打出去以後,立刻向後方撤退。

其餘步騎三部互相掩護,準備撤退,讓令狐雲湘率領裴守政和丁維嶽兩部進行接應。

為了方便部下進行撤離,張鹿安首先下令部下組織義勇,將傷員先行撤下。

只是清軍的行動非常迅速,後方還在絡繹不絕地撤離戰場,前方已經完全打了起來。

清將全節本來就是身經百戰的猛將,他暫時統領的麾下將領金俊又與張鹿安有殺子之仇(金俊的兒子金聲振被張鹿安的部將賈得武和趙西文聯合起來所斬殺),進軍的鼓聲和號角聲剛剛吹響,金俊就迫不及待率領麾下的騎兵,就按照全節的吩咐對明軍的左翼發動了突然襲擊。

清將全節和金俊都能看出來,仇有亮所部經過高密攻城戰,多有損傷,戰鬥力和士氣很明顯不高。

果然如同全節預料的那樣,面對著清軍洶湧而來的騎兵攻勢,仇有亮所部將士的面色開始出現驚慌失措的情況,仇有亮大聲嘶吼著穩住戰線。

關鍵時刻,明軍右翼的仇有光按照張鹿安的命令,抽出巴勒和程萬里兩個騎兵營,從側翼對金俊所部發動反擊。

全節見此,便命令王馳和李宏義兩部向前,對明軍中軍發動進攻,丘無極率領近衛協迎面而上,明清雙方發生劇烈的碰撞。

張鹿安站在高處,看著前方混亂的戰場,是心急如焚,自己對於孔有德來說,幾乎是明牌狀態,不得不讓令狐雲湘率領丁維嶽和裴守政兩部向西而來,同時令王公弼和於七抽調各部機動部隊為後援,以增強所部的實力。

好在清軍的前鋒王馳部和李宏義部恰恰都是各懷心事,進攻起來氣勢不足,實際成果卻並不大。

尤其是李宏義所部

《明末之大明宗室小說》 第852章 戰中仍施反間計(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