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為將當若袁時中 (第1/1頁)
火之虎vvv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定府至新城縣,剛好整整一百五十里,距離劉芳亮大營,才不過一百二十里,急行軍旦夕可至。 沿著官道,有徐河、鮑河、白溝河三條發源自太行山山脈之中的河流,橫穿官道而過。 牛成虎也是老牌將軍了。 甚至,李自成還在老八隊的時候,牛成虎就是一方大將了。 雖然敵情已經明朗,探子們再次確認了佔據新城的明軍不超過百人,但是,牛成虎卻很小心。 他這個人,素來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 因為,他足夠謹慎,從不打沒把握的仗。 這也是他依舊還能活蹦亂跳的原因。 在明末數百股起義軍被殺者已經超過九成九的前提下,牛成虎部始終屹立不倒,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正應了那句話:善戰者無奇功也。 這也是古人評論良將的話語——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古往今來發生了多少次戰鬥? 怕是數都數不清。 能夠被人們耳目嫻熟的,哪一個不是險象環生危機重重中卻戰勝對方的故事呢! 在漫長曆史中,留下威名的,無一不是以弱勝強、以奇勝正的名將。 而那些平素沒有拿得出手的經典戰役,卻完成了任務的將領,無人知曉…… 這也就是良將和名將的區別。 這世上,終究——如霍去病那般的名將太少…… 撐起了一個王朝的,絕大部分還是這樣的良將。 畢竟,只要不敗,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勝利。 …… 牛成虎小心翼翼的渡過了三條河流,卻始終不見明軍半渡而擊,他緊繃著的心放下了。 “陳老二,可以放鬆你的老二了,明軍沒有伏兵。” 不知不覺間溼了衣服的牛成虎,長舒了一口氣,開口與手下副將說笑一句。 “大當家的,你還是太小心了,照我說,就該騎兵先行,步軍在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副將撇嘴道。 陳老二叫陳二牛,此人在歷史上沒有什麼事蹟流傳,唯一上了史書的事是——這廝在南明局勢危險之際,拿刀綁了牛成虎,強迫牛成虎投降了偽清。 此後,牛成虎宛如徐庶進曹營,終生沒有為清廷做一件事。 他和另一個革左五營馬應守部部將牛萬才一樣,都是被部下捉住後,被迫降清的。 實際上在明清易鼎之際,這樣或是被迫、或是做戲,以這個戲碼投降清朝之人,數不勝數。 而這兩人,是唯二始終不為清廷出力之人! 牛成虎與陳二牛是同鄉,憑著這一層關係,兩人之間並沒有明顯的上下級隔閡,反倒是有幾分無話不談的意味。 革左五營是活躍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地帶的農民軍,他們的骨幹是選自豫西、豫西南一帶山區的礦工。 熟悉地理的都知道,這一帶是秦嶺、大巴山、桐柏山交匯處。 山區出什麼? 精兵! 說的好聽一點,叫做山地百姓生存不易,艱苦的生活,養成了與天鬥、與人斗的兇悍風氣,是上等軍卒來源。 說的不好聽一點,叫做窮山惡水出刁民。 這些地方的兵,是真的彪悍。 革左五營精銳的戰鬥力,在這個時代是頂尖的,甚至要比李自成的精兵老營戰鬥力都高。 1642年底,關外滿清再一次入關搶掠。 當時農民軍的後起之秀,是起兵不過兩年時間的袁時中。 袁時中效仿革左五營前輩們的故事,以豫西一帶礦工為骨幹,建立了小袁營。 此時,李自成帶領大軍,正在猛攻開封城,明軍盡集河南,大明腹地失去了防護。 宛如無人之境的清軍,一直搶掠到了海州(連雲港市)。 正好遇到了袁時中。 這是農民軍與清軍的第一次較量。 出身豫西山區的小袁營將士們,先以火炮開路,再以弓箭火槍跟進,隨後以長矛、大刀清掃…… 一套組合拳,打得清軍閉營固守,只敢以火炮對轟。 等到了夜晚,小袁營夜襲清軍營地,焚燒清軍馬廄,驅趕火馬擾亂清軍後,突入清軍火炮陣地,點燃火藥,炸燬了清軍的火炮。 失去了依仗,清軍只得退入海州城內,不敢再戰。 而後,更是派遣五十名韃子,帶著金銀珠寶前往小袁營,尋袁時中說合。 河南這個地方,百姓素來骨頭硬,後輩中,就有人不跪韓國女boss,最後慘遭工廠聯合封殺該地(門口一張小紙條,上書:本廠不shou河南…)…… 袁時中也展現了作為一個老祖宗,該有的強硬作風。 這人也不是腐儒那種窮清高,死撐著所謂‘節’‘氣’的作風,他直接銀子照收,然後命人將五十個韃子推出營外,亂刀砍死…… 糖衣大炮? 行,糖我吃了。 炮彈我才不還給你,直接給你炸了! 袁時中的操作,騷的一批。 而城內的清軍,竟然不敢出城報復,眼睜睜的看著袁時中耀武揚威一番,轉身離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讓誰給推翻了》 第48章 為將當若袁時中(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