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一,所以,我們必須國際化,到美國這個世界電腦產業的“首都”去打天下。特別是在數字資訊化社會中,美國簡直就是“麥加”,我當然得趕快去朝聖。窩在日本即使是第一名,也不過是井底之蛙。
但是,雖然孫正義青年時代曾在美國留過學,畢竟時間不長,還沒有來得及積累充足的人脈資源,在美國市場上如何著手,如何佈局,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孫正義由此想到,何不在當地市場選擇適當的合作物件呢。畢竟,當企業進入一個陌生市場時,透過和當地企業合作從而逐步打入當地市場的成功例子並不少。譬如,20世紀80年代初豐田公司就透過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合作,從此掀開了日系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的光輝一頁。
第3章 追求頂尖(5)
對於孫正義來說,問題的關鍵在於,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尋找適合的合作物件呢?
如果選錯了物件那將會很不堪,在這裡我們必須很好地研究出天下之方向,為此要拼命地蒐集資訊。只有做好這步工作,以後的戰鬥才能順利進行。選出商界的巨人,說服關鍵人物,請他們站在我們陣營這一邊。而能與這些精英密切接觸的只有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與dex。
1987年7月,軟銀公司計劃推出第一本與PC相關的電腦雜誌《The puter》的創刊號,為此,孫正義特地飛往美國採訪儼然成為了時代鉅子的比爾·蓋茨。
交流之中,蓋茨向孫正義推薦了《Pc Week》雜誌,他說:“從《Pc Week》(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招牌雜誌)的封面訊息,就可以瞭解個人電腦業界目前的狀態。”
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資訊出版公司,掌握著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雜誌出版機構,每一年的展會上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兩千多家企業參加。在美國,它的知名度和世界最大的電腦展覽公司dex公司並駕齊驅。
比爾·蓋茨的推薦引起了孫正義對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極大興趣。1988年,孫正義在美國設立軟銀分公司,1990年3月,軟銀與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達成協議,推出《Pc Week》日文版。
但是,孫正義的野心不止於此。他真正想要做的是將這家國際知名的計算機資訊出版公司併購到軟銀旗下。
孫正義比別人考慮得更長遠,他除了看中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在業界的重要地位,更看重它所擁有的的計算機資訊優勢——掌握著有關於網際網路領域的最詳細的資訊,知道哪裡有新的發明、誰發明了新技術。
1994年,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放出訊息,要出售其出版部門和展會部門。孫正義喜出望外,他傾注了全部精力,著手投標的準備。可惜那次的併購卻以失敗收場,因為有一家名叫“佛斯德曼裡特”的美國投資公司搶先一步,當場答應以14億美元的現金進行收購,致使孫正義萬事俱備卻功敗垂成。雖然深感失望,他還是立即作出決定,轉而以2�02億美元買下了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展會部門。該部門被收購後,改名為“軟銀論壇”。第二年,孫正義以8�03 億美元購入介面集團(Interface Group)負責舉辦電腦展覽的dex公司。這兩次收購使軟銀公司獲得了美國計算機產業展會業務75%的份額。
即使成功地獲得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展會部門,孫正義仍然不願意放棄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出版業務。在1996年2月,孫正義捲土重來,以令人震驚的21億美元從佛斯德曼裡特公司手裡買下齊夫·戴維斯出版部門。該部門出版的30種刊物中,有3種是計算機出版領域中發行量最大的,即《PC Magazine》(個人電腦)、《puter Shopper》(電腦客戶)和《Pc Week》(個人電腦週刊)。
在距離從比爾·蓋茨那裡聽說了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之後的第九年,孫正義終於將其收入囊中,由此也使得軟銀公司向著成為數字資訊革命的基礎設施霸主又邁進了一步。
孫正義併購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併購金額包括18億美元(共計1800億日元)的股權收購,以及3億(共計300億日元)的部分資產收購。若從佛斯德曼裡特公司在一年後便取得7億美元(共計700億日元)的收益來看,孫正義的這項購併行動“似乎買貴了”。
後來有記者問到孫正義,為何對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如此情有獨鍾,孫正義回答道:
我考慮的第一件事是
《孫正義2018演講影片》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