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43章 劉備的抉擇 (第1/2頁)

五分音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昌,高順與周瑜商議總攻進兵之細節。

“將軍!瑜以為南路兵馬可先與馬超接觸。

這馬超之所以投於劉備,乃當初關中被司馬氏大涼所佔,其全家大半被司馬氏所殺,失了歸路,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如今,他若繼續跟隨劉備,報仇定然無望。

若可選擇我陣營,其必動心。”

高順想想也是,遂將此事交給周瑜具體運作。

周瑜早派人進入牂柯郡且蘭城,與馬超取得聯絡。

話說劉備於地下防空堡壘中躲了三日,不知外界情況,心中焦急。

但這三日,頭頂飛艇每日盤旋,他也不敢出來。

第四日,漢中傳來訊息,大散關已失。

不過還好,對方似乎僅僅只是空襲,並未大軍進入漢中。

僅僅又過一日,白帝城傳來噩耗。

張飛被當場炸死,白帝城將士殺蜀中名士張松,獻關迎敵入蜀。

這訊息,直接把劉備震驚得目瞪口呆。

“不可能,我三弟翼德乃萬人敵,雖乃粗糙之人,但粗中有細,不會如此魯莽!

誰知這其中真相為何?

我三弟是否為奸人所害?”

眾人不敢言,劉備卻絲毫不在乎白帝城已失之事,只問自己三弟張飛死因。

諸葛亮等人好奇,已經千叮嚀萬囑咐,飛艇來時,一定不可出擊,只能隱藏於掩體,如此則可保萬無一失。

但張飛卻偏偏暴露自己位置,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唯有龐統,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是知道的,張飛曾經在邾縣時,被懟的無言以對。

那時的張飛,便已然性格有變,極少出言。

並非是他與劉備感情有問題,正是因為此種兄弟情感,讓其陷入深度自我懷疑之中,難以自拔。

這是一種病。

按照東牟醫學,龐統將其看成抑鬱症。

劉備悲痛之下,便要領兵出去報仇,卻被法正等勸住。

冷靜下來之後,劉備也開始反思。

“備蹉跎一生,年逾五十,始得棲身之所,本以為可讓治下百姓安定,再興大漢。

然數年下來,基業不興,屢屢受制於人。如今更是被逼至此,兄弟離散。

再看東牟,相比之下,是否果真如王垕所言,我反倒乃天下之禍?”

原來劉備早就聽聞了王垕對自己的評價,偶爾也有些不堅定。

之所以一直堅持,就是想證明,祖宗先賢之道,乃人間正道。

但是現在想來,王垕自東牟起始,以賤業改變天下,蒸蒸日上,於是對自己此前之理想,也有了些懷疑。

龐統道:

“主公切勿自疑,王垕之道,也並不圓滿。

在下倒是以為,曹操於鄴城所行中和之道,方為最優。

不過王垕一步先,則步步先。

王垕將自己之道稱為共和,將曹操之道稱為君主立憲。

然共和僅為理想,難以實現。君主立憲方為穩妥。

可惜,天不予曹操時間,也不予主公時間,時也命也!”

“君主立憲?”

劉備雖然知道王垕此言,但是沒想到龐統亦支援此道。

而他自己,還真沒想過將來當如何是好。

畢竟此前,就算取了益州之地,他也一直處於掙扎邊緣,根本沒有機會去考慮。

現在益州缺口已開,儘管他自己不甘心,但是明眼人都難看出,敗亡乃遲早之事,此時作為閒聊,倒也可以談談。

“諸位以為如何?”

諸葛亮道:

“共和也好,君主立憲也罷,如今民智已開,帝制必將成為過去。

主公若認可此點,再下竊以為,或可趁早與王垕修和,也可免百姓流離之苦。”

諸葛亮此言說出,眾人皆大吃一驚,紛紛看向劉備。

說是修和,其實誰都知道,這就是降了。

果然,劉備臉色難看至極。

誰都沒想到,諸葛亮竟出此言。

劉備身側,一將一按劍柄。

此人名陳到,在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投奔劉備,為劉備訓練白毦兵。

這白毦兵乃西方上兵,為西南少數民族軍隊。

(《後出師表》提到“賨叟青羌”,《華陽國志》提到“青羌五部”。)

《司馬懿走哪路》 第543章 劉備的抉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