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求情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話說老朱在為朱友康上學的事,煩心上愁的時候,聽來一則蓬州中學招生這樣的大好訊息,心裡著實亮堂了許多。
老朱知道,兒子只所以不想去上學,並不是因為兒子不願意學習,而是中丘公社的初中辦的太糟糕,不僅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差,更重要的是還要經常去勞動,一個禮拜也上不了三天的課。
老朱認為,這次蓬州中學招生,相信友康也會積極去努力爭取的。
因為,蓬州中學是蓬州縣最高學府,那裡有各學科頂尖教師,那裡有最好的辦學條件,那裡有實驗室、圖書室、運動場,還有優美的學習環境,能在那裡上學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機會。一天二十四小時住校,每週五天半的學習時間,在學校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學習,單純的學習時間將會佔到百分之八十。別說刻苦用功,就是隨班走也能考個大學。
老朱私下裡分析,友康已經上了初中二年級,按照正常學制,到年底就該畢業了,距離過年也就四五個月的時間了。而且閃過年就可以在那裡繼續上兩年高中就可以直接考大學了。
這種狀況到底該怎麼往蓬州中學去銜接學制呢?該怎麼報名呢?是報考初中還是報考高中?考初中有資格嗎?考高中不是還有一個學期沒有學嗎?
在中丘初中混了一年多,也沒有學到什麼知識,按說從頭開始上初中學習功底會更好。
如果考高中不知道能不能報名,本來初中學制還沒有讀完。
再說了,高中只招收文藝班和體育班,也不知道友康願不願意去考。退一步說,這文藝班和體育班整天要演節目、搞訓練,是不是適合這個瘦弱的友康呢?
原本打算讓山小、秋生他們在這裡照看釘馬掌,自己準備去縣城裡面找一個熟人,再打問一下具體的招生情況,順便看是不是能走個人情,確保友康考上蓬州中學。
剛才趁釘馬掌師傅拿自己菸袋吸菸的功夫,反覆在大腦裡思考了一番,結果疑問太多,還是趕黑回家跟麗芝和友康他們商量以後再去找吧。
老朱想,這幾天半拉眼給他老婆看病,自己每天都要來城裡跑,等定下來究竟是上高中還是上初中,是上高中文藝班還是上高中體育班,第二天抽個空閒再去求情也不晚。
這樣一想,他開始在心裡嫌棄釘馬掌師傅手頭活太慢,急於想回家跟老婆孩子商量。但是,要是今天不釘馬掌,不遇見釘馬掌師傅,自己從哪裡能得到這麼重要的訊息呢?
這樣再一想,該埋怨師傅的,也就只能陪著笑臉,慢慢地等待釘馬掌師傅在捆綁的馬蹄上一刀一刀慢慢地往下剔,慢慢地一個釘子一個釘子釘馬掌。
喜小見老朱把旱菸袋夾著荷包一下子都遞給了釘馬掌師傅,不等老朱給釘馬掌師傅點上煙,喜小的菸捲已經遞到了老朱面前。
剛才一支菸的功夫,老朱思考了一大圈,在這腦海裡的思考就像從鼻孔裡噴出來的煙霧一樣,慢慢地在空中煙消雲散。
因為,想來想去的都是白想,自己又拿不定主意到底該怎麼辦?
一袋煙的思考之後,他想了又想,還是趁早找一個熟人問問。
到底去找誰呢?他心裡犯了嘀咕。縣城裡他主要有三個熟人。按照關係排隊,分別是藥材公司趙經理、縣文教局馬建和文保所何樹坤。
趙經理是老鄉,去找他最方便,他剛為隊裡車禍幫了忙,關係還很熱乎。但是,他的行業與機關學校打交道少,恐怕在教育部分的資訊和人脈不行。
馬建老師和自己不是直接關係,老朱和他的朋友——現在的北丘村老支書張樹寶是同學關係,馬建是外地人,初來中丘中學上班時,張樹寶在那裡代課,包括後來回到自己村裡當村幹部,一直幫助他扶持他,關係處的相當不錯。現在馬建已經調到蓬州教育局辦公室當主任,這些訊息馬建應該最清楚。但是,一是苦於拿不定主意怎麼報名,不好給人家說,二是隻和人家在一起吃過幾次飯,說話不是太方便。
中丘村的何樹坤在縣城工作多年,他應該也知道這個資訊,因為他家裡也有孩子上初中這樣的情況,而且應該知道的更詳細一些,文化教育不分家嘛。去找何樹坤感覺也不妥當,人家前幾天剛救了自己的兒子,也是第一次認識,所不同的是,他和姐夫梁鴻信是多年的朋友關係。
現在主要是從側面瞭解一下招生資訊,至於友康是上高中還是初中,回到家另說。
為了兒子,老朱聽到這個招生資訊,就像是屁股底下放著一隻刺蝟,
《蓬州巡遊路線》 第四十二章 求情(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