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6章 (第1/3頁)

duodu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九十六章

又閒聊幾句,見胤祚精神還算不錯,康熙遞了兩個摺子過來,道:“來看看你四哥上的摺子。”

胤祚看了眼胤禛,才接過摺子,仔細看了,道:“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

忍不住又看了眼胤禛,這兩樣東西,這麼早拿出來好嗎?畢竟你現在還不是皇帝呢!將人都得罪光了,還怎麼登基?

康熙:“你覺得如何?”

胤祚一直覺得清朝最了不起的改革就是這兩樣了,怎麼可能會說不好?

道:“兒子見識比不上四哥,不過算數還行。將散碎銀子融成錠,一百兩銀子,約摸會有一到二兩銀子的損耗,若再加上人工,三兩銀子就算是頂天了。按四哥的說法,如今地方上,一百兩銀子,火耗就要四五十兩,而一些偏僻地方,火耗甚至超過了正稅——是該治一治的。”

康熙皺眉不語,他自然知道該治一治,而且他的確也治了——他和先帝都曾下過禁令,嚴禁私自加徵火耗,可是並沒什麼效果,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按胤禛的說法,統一加收的話……

胤祚瞭解自己老爹的顧慮,火耗銀子原是地方上收收算了,若是按照胤禛的說法,定下統一的標準徵收和使用,就有了“加賦”之嫌了——他爹是明君,怎麼能夠加賦呢?

於是笑道:“皇阿瑪,兒子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個村子,村長覺得村民到處亂扔垃圾,弄得村子裡到處髒兮兮的,有礙觀瞻,所以決心整治。他在村裡各處都立了牌子,寫上‘此處不許扔垃圾’,並四處巡視,發現有違反的,就嚴加懲戒。可是這樣過去一個月,到處扔垃圾的現象還是沒有改善,只不過白天扔,變成了晚上悄悄扔。後來,村裡的老人給他出了個主意,他在村頭又立了一個牌子——‘垃圾扔在此處’,果然,亂扔現象戛然而止。”

康熙的禁令執行不下去是正常的,碎銀熔融的時候,的確會有損耗,若不許官員收火耗銀子,那這錢從哪兒出?總不能用他們的俸祿吧?可憐他們自個兒一年也只有四十五兩銀子而已。

胤祚頓了頓,又道:“堵不如疏,這個道理是皇阿瑪教給兒子的,這種事兒,若不給個章程,只會越來越亂。若是皇阿瑪不願加賦,倒不如直接取消了百姓的火耗銀子,火耗損失由朝廷承擔——反正如今朝廷也不缺那幾兩銀子,收了反倒便宜那些貪官。”

這主意倒還使得,康熙點頭:如今國營部的生意越做越大,僅各處的琉璃廠、水泥廠,就把官員的俸祿掙回來了,如今紡織廠正在各地籌建,蔬菜大棚雖還沒到掙錢的時候,但看胤祚的意思,那上面的利潤也不小,另外還有廣州那邊,光紡織機一項就已經收了數十萬的定金了——那幾兩火耗銀子,他還真損失的起。

“那就這樣吧,老四你回去改改,定個標準。”

胤禛點頭應是。

胤祚又道:“至於攤丁入畝,當然更是大大的善法。‘富室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這當然不合理了。財產和賦稅,理應相符才對,否則長此以往,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土地大量集中在富人手中,卻無需繳納賦稅,貧民也會因無力繳納丁銀逃亡隱匿——這樣的話,以後朝廷可靠誰養呢?”

康熙搖頭失笑,又嘆道:“這個道理,朕如何不知,只是此事,要徐徐圖之啊!”

法是好法,可是執行之難,可想而知啊!

胤祚道:“兒子倒覺得,這事兒就要快刀斬亂麻才好。皇阿瑪也甭跟他們討論,直接宣佈執行——若有人反對,皇阿瑪就推在兒子身上,反正兒子是任性慣了的。”

又看了胤禛一眼,笑道:“四哥,這樣可以記入史冊的善舉,就讓弟弟佔個便宜如何?”

火耗歸公,攤丁入畝,一個得罪了全天下當官的,一個得罪了全天下有錢的——這樣得罪人的事兒,不如讓他來做,反正一來他身份高,二來他身體弱,這世上最不怕得罪人的就是他了。

胤禛看了他一眼,搖頭道:“不必。”

他這個弟弟,已經做的夠好,付出的也已經夠多,剩下的,他自己來就好。

胤祚笑道:“我不過擔個名兒罷了,具體的事兒,自然還是要靠四哥的,四哥拿我的名頭唬人,辦事兒也能順利些。四哥也不必擔心有人尋我的麻煩,要找我的麻煩,也要先見得到我才行呢,我是懶得同他們打交道的。”

這事兒便這樣定了,又閒聊幾句,便到了午膳時候。

胤祚看著滿桌的菜色,笑道:“以後兒子要經常和皇阿瑪一

《大清第一紈絝小說線上觀看》 第96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