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再見李大郎 (第1/4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明等人進了崔府,諸事不用理會,自然是沉下心來溫習功課。崔芮也派人送來一些書籍,或是近幾年一些進士科題目的分析,或是一些突出的答卷,也有自己的手札,讓幾人大開眼界,受益匪淺。而教導崔瑾之事,他們便有些羞愧了,因為每日崔瑾只是在旁靜聽他們討論,間或也說出的觀點,總讓他們耳目一新,大受啟發。崔瑾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罷了,所以極為謙虛謹慎,這更得杜明等人的讚賞。
這日,崔瑾正在打磨一個觀音像,因為祖母再過幾日便回京,他知祖母信佛,便找崔芮尋了一塊紫檀木,原本想找樹根,但如今也能將就了。前世雕刻過不少菩薩羅漢像,在混沌之地又在心裡雕刻了不知多少,所以也極為熟練了。不過幾日,便已完成,只是得細細打磨。
這時,貴祥稟告,李大郎派人前來。來人前次見過。他自我介紹姓劉名益,字思哲,並道:“某家大郎明日在茶肆等候,不知小郎君可否赴約?”
崔瑾笑道:“大表兄不是每月只能出府一次麼?這才十幾日怎的又出來了?莫不是出了何時?”
劉益道:“某家阿郎聽聞了小郎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說,覺甚是有理,便允許大郎每十日出府一次,因主母身體不適,大郎在跟前服侍,故此延後了幾日。”
“原來是嬸孃生病了!如今可好?是何病?”崔瑾忙問,雖然不知是阿孃哪家的親戚,但既是親戚又是長輩,當然應該關心。他給貴祥遞了個眼色,貴祥便去尋寧大娘,請她轉告主母。
劉益哪裡知道主母的情況,也不敢胡說。但既然李大郎能出府來,想必嬸孃之病已好轉。說了會兒話,不多時貴祥進來,捧了一木盒。“嬸孃有恙,瑾未能前去探望,心中甚是不安,故請家母備了些日常的補品,還請劉郎君轉交大表兄,請他海涵。”崔瑾道。
劉益猶豫片刻,便收下,自行回去覆命。
因為明日要去見李大郎,要耽誤一陣子,崔瑾便抓緊時間讀書練字,晚間又彈奏了兩首輕快悠揚的曲子,將兩日的功課全都做完,這才睡下。
杜明等人在不遠處的院子裡,聽得琴聲,直覺一日的疲憊都一掃而空,頓感神清氣爽,迴腸蕩氣,待那琴聲消逝,仍是久久未能從琴韻中醒來。直到書童進來,才驚醒,不由長嘆。
“十三郎也不枉受這幾年的苦!”曾正道。
而崔芮聽到那琴聲,便覺得頭疼,自己的那把焦尾看來是藏不住了。嗯,改天帶長子去崇仁坊,讓父親也聽聽,說不定他一高興便賞一把好琴。“對,這次休沐便去!”他嘀咕道,“還有叔父那裡,明日把瑾兒寫的字給叔父大人瞧瞧。”
次日,告知阿孃後,崔瑾便帶著一行人到東市。依舊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到了茶肆,李大郎已到。
“讓大表兄久等!”崔瑾拱手道。讓貴祥扶著自己小心地邁開步,費勁兒地走過去。
“表弟已經能走路了?”李大郎驚喜地問。
好不容易走到几案前,崔瑾坐下,用帕子抹了抹額頭上的細汗,喘了口氣,笑道:“還沒多大力氣,不過想來多練練不久就能行走了。”
“那就好,那就好!以後為兄教你騎馬,好男兒還是騎馬痛快!”李大郎也替他高興。
“那就多謝大表兄!”崔瑾道,“不知嬸孃的身體是否痊癒?小弟應該登門拜訪的,真是失禮!”
李大郎嘆了口氣,道:“阿孃身患氣疾,每到秋冬兩季更是艱難。阿耶也曾請孫真人看過,留了些丹藥,雖能緩解,但總不能斷根。”提到阿孃,他就憂心忡忡。
“氣疾?是何症狀?”崔瑾問。
《周禮·疾醫》中言:“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所以,古代人所言的“氣疾”既包括肺病,又包括心臟、肝臟、脾、腎方面的病。
“平時就是有些心慌氣短、胸悶、喘息、痰多,若聞到有些味道或身體不適、勞累過度等便加重,病重時呼吸困難、喘息不停,夜間或清晨是病情加劇。每次看到阿孃如此難受,為兄便恨不得以身代之。”李大郎鎖緊了眉頭。
咦,這症狀和支氣管哮喘的症狀相似嘛。崔瑾想。這病在醫學發達的後世也是無法根治的,只能採取綜合治療的方法。但是,若真是這個病,他倒是有個極好的偏方,只要按時服用一段時間,便能取得極好的效果。因為,前世的母親也患有此病,發作時正巧身邊無人,因搶救不及時而離世。所以,他長大後便有意無意地尋求治療的方子,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
《重生之大唐軍火系統電子書下載》 第二十章 再見李大郎(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