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五十五、薛府百面 (第1/4頁)

緩緩行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生百態,人有千面,境有百種。

一個小小的薛府,正是應了那句話百麵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每個人都在算計別人。

眾所周知,薛同知不是好色之人,整個後宅其實除了薛夫人也就還有一位受寵的賈姨娘,以及兩位薛夫人抬起來的侍妾。

在男權至上的社會,雖然北日律例規定男子四十無後方可納妾,但是正所謂民不舉官不糾,說到底很多人都認為關起門來都是自家顏面的事情,幾乎很少有人會記得這條律例,只要男主子能夠給予女主子足夠的尊重和權利,一般都會相安無事。

最初這條律例都是為了維護世家貴族的權益,要知道在世家中培養一個合格的貴女也是十分不易的,並不會出現所謂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從出生在這個家族那一刻,作為家族一份子就享受了家族的尊榮,自然也要擔起家族的責任。

嫁出去的貴女,一般都會得到家族的撐腰,絕對無人敢欺辱,也就有了所謂“男子四十無後方可納妾”這一說,無非是兩個家族利益爭鬥的妥協,同樣也維護了貴女的利益與尊嚴。

而北日最初都是世家組成,很多律例都是依照世家需求而設定的,只是隨著世家漸漸沒落,士族漸漸興起,越來越多所謂世家規矩漸漸被人淡忘。

但是在北日世家的影響力還是極大的,當今還是以身為世家之人引以為傲。

薛府本家就是北日的一箇中層世家,隨著世家漸漸沒落,本家也搬到帶來權力中心,想要離那裡更近一些,很多事情很多人也能更好的掌握在手裡,更好的扶植自己的勢力和族中人。

而薛同知這一脈就是所謂的被遺棄的那一波,距離本家已出五服,近三代也無出什麼三公九卿類人物,自然也就被淹沒在世族交替之中了,也就是到了薛同知這一代還算好一些,至少也是一個州府官員。

只可惜這小小知州在本家眼中也不過可惜不是本脈之人罷了,還沒有讓他們在乎到想把他們移回族中。

對於薛同知來說,父親身亡,母親孤身一人將他帶大,可是就在他成年那一天,他們孤兒寡母被本家人從族譜中移除,將他們趕出大宅的那一刻,他就與世家薛家無關了。

他現在就是蘇州士族薛同知,薛府新一脈的家主,雖然現在不夠強大到和本家對抗,可是他也不會認命的,所謂世家大族不也是最初由人建立起來的嘛,誰能說若干年後此薛不是彼薛呢。

而無論是如今的薛夫人還是賈姨娘,他們都不知道枕邊人的雄才大略,她們只知道,為母則剛,無論她們過去和現在是怎樣的,她們總要為孩子考慮未來,只要孩子過得好一切都好說,至於其他的,和她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薛大郎今年已經十七了,有兩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可以從家學脫離出來,找一個大家專門輔導,待課業紮實,抓準時機便可參加科舉,他們這種無世家作為靠山舉薦的人家,科舉是最簡單方便的方式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這個年紀的男女可以開始相看人家了,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也都可以相看起來了,等定下人家,相處一段時間,待到弱冠就可以成婚了。

想到這大好的未來,薛夫人就覺得心中暢快,什麼後宅鬥爭,到了她這個年紀了,孩子才重要,權力把握在自己手裡,為孩子掙得前程,才是當前要事。

薛夫人手中拿著幾家大儒的帖子,細細觀看,這都是要發給大家的拜帖,可關係到大郎能不能順利拜師,一點都不能馬虎。

薛夫人將確保沒問題,將拜帖合上放到矮機上,“拜師禮都準備好了嗎?”

“夫人放下,奴婢都親自點過了。”一婆子走上前將拜師禮的清單遞上。

薛夫人接過清單,細細看了幾眼,這婆子專門負責薛府一應人情來往,禮儀應酬,都安排的很妥當,這幾件禮物也選的很合適,“乾的不錯,有賞。”

旁邊一個身著墨綠色緞子的嬤嬤走上前,拿著一個漆色鈿金盒,從中拿出幾張額度不小的銀票遞給這個婆子,婆子看著女主子如此大方,臉上止不住的笑意,“多謝夫人,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

果然是主管中饋的夫人,出手就是大方,哪像隔壁的姨娘!

其實婆子也是誤會了,這件事涉及薛大郎,又是拜師的重要時刻,當然不能出一絲差錯,這也是薛夫人大方的原因,作為一直貼身伺候的嬤嬤也深知主子性情,此時也不會耽誤正事,也就給了這婆子不少賞銀。

薛夫人帶著溫和的笑意看著婆子,“你做事我放

《淺月琉璃古裝短劇》 五十五、薛府百面(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