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佛家度化眾生的方法就是這兩種:“不要怕壞人,要扶持好人。” 所謂“不要怕壞人”,即折伏惡人;所
謂“要扶持好人”,即攝受善人。因為惡人往往被惡折服,見善卻可能仍然不能使他回心轉意;而善人見善知道報
恩,也被折服。折伏是智慧,攝受是慈悲。這兩點是佛家度化眾生的總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折伏攝
受】折伏惡人,攝受善人也。此二門為佛道之大綱。”《勝鬘經》:“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
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大意是說,我在有能力度化眾生時,應該折伏的令
其折伏,應該攝受的攝受他們。為什麼呢?這是透過折伏、攝受而使佛法長期存住。《勝鬘寶窟&;#8226;上末》:“剛強
應伏,伏令離惡;柔軟應攝,攝令住善;故名折伏攝受也。”大意是說,剛硬的惡人應該調伏他,令其棄惡;柔和
的善人應該攝受他,令其向善,所以叫做“折伏攝受”。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折伏惡人的時候要注意符合社會
正常善因緣,例如不能違法,不能違背道德規範等等。
2007 年7 月23 日釋出於搜狐部落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09、模糊語言與真如的整體性
109、模糊語言與真如的整體性
有朋友問:
1、老師,您曾講到概念的模糊性,如“高”“矮”等形容性的詞。我想進一步請教一下概念的模糊性的意義。
2、您曾講到迷路轉向時的狀態有些類似(我記不準確了)於佛性的整體性狀態,我對這種狀態深有感受,不
但方向感沒有,而且有時睡醒後沒有了時間感。請教您, 這種狀態是不是佛性之體的狀態。
3、能否請老師再用更加淺顯的語言,不要使用這些專有名詞,而是用現在的通用白話來再講解一下“佛性、本
性、空、道”或者說的“法性”,或者請老師再換一角度講一下好嗎?還是不太明白。
1、“概念的模糊性”可能指的是我曾經提到過的模糊語言。
模糊語言學是模糊學的一個分支。在模糊學裡,模糊語言學、模糊修辭學、模糊數學、模糊系統理論和模糊推
理等分支雖然對模糊性關注的角度不同,但就模糊性本質的認識則大同小異。對語言模糊性的研究自然避免不了回
答模糊性的根源問題,雖然從模糊語言學誕生那一刻起,學者們就開始了對語言模糊性根源的探索,但從伍鐵
(1979)指出語言模糊性是和語言中的通(synaesthesia)現象以及語言表達的經濟性相聯絡在一起、到當前一些
學者從現象學、認知語言學和符號學等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新的闡釋,語言學家仍然沒有一個一致答案,相反這
引發了更多學者從更廣泛的領域對這個問題進行再思考,從而加深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科學認識(馮立新《模糊限制
語的語用分析》)。
很多語言的模糊性是和語言中的通感(synaesthesia)現象相聯的。例如:“高”“矮”這些概念,沒有具體
的量化,就是模糊的語言。“他長得很高。”這就是比較模糊的說法,給人一種整體性的感覺,到底多高呢?不知
道。或者需要補充說明。但是所表達的意義是明確而不含糊的。
模糊語言有助於我們很好地理解事物(法)的整體性,但為了表達上的需要,往往還要配合具體性的語言。詩
歌往往使用的是形象性的、整體性的語言,使人展開想象的空間;說明文往往使用的則是具體性的語言。
2、3、佛家往往將真如(佛性、法性、真心)之體的超越相對概念的整體性狀態也用“模糊”等類似的詞語表
示。例如《五燈會元》中提到的公案:“衡州育王山弘通禪師,僧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混沌。’
曰:‘分後如何?’師曰:‘混沌。’”其中的“混沌”指的就是事物真如法性的整體性。
這種整體性狀態可以比附為迷路後的感覺。迷路後沒有了後天形成的觀念——方向感。佛家所說的悟道通常就
是指的領悟到這種先天本性(法性、佛性、法性、真心)。
《佛學常見辭彙》:“
《心蓮是什麼意思》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