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一章 技術投入 (第1/3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一**三年,一百八十萬帝國馬克是很大一筆錢。

雖然馮承乾早就想好該如何花掉這筆錢,但是等他著手安排的時候,才發現一百八十萬帝國馬克根本不夠分配。

從海軍出發,最重要的技術有三項,即蒸汽輪機、大口徑長身管火炮與裝甲鋼。

只是,馮承乾不能只考慮海軍。

做為陸權國家,帝國海軍的根本還是在陸軍上,即陸軍打敗了,帝國海軍照樣沒有取勝的基礎。

為此,馮承乾必須考慮得更加全面一些。

那麼,哪些是關鍵技術呢?

馮承乾關注的不是槍炮、不是戰車、也不是戰艦,而是當時還不為眾人熟知的一項重大的發明:內燃機。

最初,馮承乾有過更加宏偉的想法,比如發展空中力量。

要知道,在十九世紀末,雖然氣球已經誕生,但是依靠空氣動力飛上藍天依然是人類的夢想。

馮承乾非常清楚,內燃機將成為人類飛翔的第一步。

有了內燃機,製造飛機就不是難事。

只是,在深入瞭解了這個時代的技術情況之後,馮承乾果斷的放棄了製造飛機、乃至建造航母的想法。

有了內燃機,不等於有了飛機。

馮承乾知道內燃機很重要,是人類動力技術的重大進步,可是他並不瞭解內燃機,甚至不清楚內燃機的工作原理。原因很簡單,在馮承乾的那個時代,內燃機早就淘汰了,而且飛行器也不再依靠機翼產生的升力。他掌握的知識,根本無法制造出飛機,還是得依靠這個時代的工程師與科學家。

問題就在這裡。

在深入調查後,馮承乾不得不承認,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即便放眼全球,也沒有哪個工程師與科學家能造出飛機。

技術進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馮承乾再急也急不來。

以馮承乾對歷史的瞭解,內燃機絕對是十九世紀末最為重要的發明之一,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技術進步。

一**三年初,馮承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二十萬帝國馬克,成立“帝國科技進步獎勵與扶持基金”,專門面向各種各樣的科學發明,為那些缺乏資金的工程師與發明家提供經濟上的幫助。

讓馮承乾沒想到的是,此舉獲得了帝國工業界的巨大讚譽。

這次,找上門來的依然是那個主張修建中東鐵路的企業家。

卡爾登門拜訪,並沒讓馮承乾感到驚奇。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人類文明進入工業時代之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而推動科技革命的正是逐利的資本家。

“卡爾先生的意思是……”

“伯爵成立科技基金,正合我們的意思,只是伯爵一個人難免有點吃力,”卡爾稍微停頓了一下,笑著說道,“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伯爵不反對,我可以聯絡其他企業家,為該基金捐資。”

“你們肯捐獻是好事,只是沒有這麼簡單吧?”

“伯爵是個爽快人,那我也不再拐彎抹角。”卡爾又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觀察馮承乾的神色是否發生了變化。“我們是企業家,也是商人,肯投入、自然是為了得到回報。我的意思是,基金扶持的研究專案取得的成果應該由投資人分享,而不是由某家企業、或者某個機構掌握。”

“這也是我的想法。”馮承乾笑了笑,沒有表露出心裡的想法。

“只是,伯爵有沒有想過,如此巨大的投入如何持續下去?”

“卡爾先生專程來找我,就是為了說這件事?”馮承乾又笑了笑,把卡爾來訪的意圖猜了個**不離十。

科研投資肯定巨大,而且十筆投資有一筆能夠收到回報就很不錯了。巨大的投資,意味著巨大的收穫。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回報,也能夠帶來極為豐厚的利益,而卡爾等企業家在乎的就是這些利益。

卡爾的意圖,絕對不是讓技術共享,而是要透過科技基金控制技術。

“看來,伯爵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那我也不妨把話說得更明白一些。”卡爾是個聰明人,自然聽出了馮承乾的言外之意。“成立科技基金,幫助帝國發展科技力量,是非常長遠的想法,可是需要十分巨大的投入,一時的熱情成不了大事,帝國政府也不可能每年都花這麼多錢資助科研。我的意思是,可以藉此機會成立一個集團,採用誰投入誰獲益的辦法,鼓勵企業家投資。”

“說到底,還是在為自己著想。”

卡爾的眉頭跳了幾下,大概

《帝國風雲txt下載》 第三十一章 技術投入(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