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香火請神道 (第1/2頁)
酒中望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類從來都是一個最擅長創造的種族。
自女媧娘娘創出修行之道以來,後世的人們以這一點星星之火般的靈感為契機,經過無數智者能人地推敲演化,從中衍生出無數修行法門。
雖然每一個時代裡,能夠沿著修行之路在最終攀上元神真仙之境的修行者只是極少數。但以人類龐大的人口基數,一代代累積到當今之世,也已經有了相當的數量。這也是如龍族這等天生強橫的種族也要乖乖地留居在四海之內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女媧娘娘之後的幾千年裡,能夠踏足元神真仙之上的神秘境界,擺脫這一方天地桎梏的,也就只有黃帝與老子二人。
這些證就元神的真仙平生之願自然是成為下一個女媧、黃帝或老子,於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去探尋觸控乃至真正踏足更高一層境界的方法。其中,傳播信仰,聚斂香火祈願之力算是流傳最廣泛的一種。
此法已不可考證發端於何人,似乎是在某一時間段內,有不少元神修士都發現了香火祈願之力不但可以助長修為,甚至可以使他們完全陷於停止的境界稍稍提升些許。
這發現使他們欣喜若狂,於是拋棄了以前習慣隱遁於後塵之外靜心修行感悟天地自然的生活,爭先恐後地往俗世之中傳播信仰,收集香火祈願之力。
到後來一些金丹乃至練氣修士也發現借用香火祈願之力修行的進境要更快,便也紛紛加入傳播信仰的行列之中。
人間雖然廣闊,終究有其盡頭;眾生雖然芸芸,終究並非無窮。傳播信仰的人多了,彼此之間自然免不了利害衝突。因為修士之間亦有遠近親疏之別,引起的衝突又免不了升級,從而著實產生了幾場極其慘烈的大戰。
這幾場大戰一方面牽連大半個修行界,導致了許多修行者包括一些元神真仙的隕落,一方面則引發了俗世的江山易主、王朝興替。
在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後,這些修行者終於冷靜下來,想起坐下來用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透過一次無比漫長、不斷爭執與又不斷妥協的談判,他們決定成立一個組織來協調往人間傳播信仰並分配香火祈願之力,這便是後來的天庭。
再到後來佛法東漸,有佛門俢行之士也發現了香火祈願之力的妙處,自然要從中分一杯羹。雖然當時佛門的整體實力遠遜於天庭,卻擁有當世唯一一位已經觸控到元神之上的境界甚至已經踏了半步出去的釋迦摩尼尊者,以至於天庭不得不接受了佛門的入局。而天庭未想到的是佛門在傳播信仰上手段更加高明,千百年的明爭暗鬥下來,逐漸已成反客為主之勢。
再說那香火祈願之力雖然可以促進修為,提升境界,甚至是用來祭煉法寶陣圖,堪稱妙用無窮,卻也不是毫無弊端。
要知天地之道便在於平衡二字,若要得到一些東西,便須要付出一些東西。
香火祈願之力來源於人間的信仰,而得到人類的信仰便須對人類有所付出。雖然不能如傳說中一般氾濫至“有求必應”,但對於達到一定規模的祈願之力必須給予回應,否則隨著人類對其信仰的流失,本身凝聚的祈願之力也會消散,更可怕的是自身的修為及境界也會下降。
元神真仙有元神分化的神通,可以憑自身修為分化出數量多少不等的元神分身散落人間,回應信仰者奉上的香火祈願之力;而金丹地仙與練氣修士就只能留駐一隅之地,以陽神或陰神顯化回應。
方才王道靈所用的那張符籙名為“神降符”,是修行之士想出來的一種對香火祈願之力的取巧用法。大致是自己先聚斂祈願之力,而後將其轉化為自己對所供奉神明的祈願之力,換得其回應自己的某項要求。其原理與俗世中花錢僱傭保鏢打手、長工短工也差相彷彿,只是僱傭的費用太過高昂,僱傭的人也難伺候一些罷了。
看到這張“神降符”時,李公甫立時便明白了王道靈大行招搖撞騙之舉的緣由,自然是為了蒐集激發那道“神降符”所需的香火祈願之力。同時也想到他為了這道靈符應該已經下了不少年的功夫,因為那香火祈願之力蒐集起來已是不易,在將自己蒐集到的祈願之力轉化成自己對所供奉神明的祈願之力是又會損耗許多,而他所請之神又是老牌元神真仙趙公明,這筆“僱傭金”的高昂可想而知。
不過“神降符”這種東西絕對是一分價錢一分成色,只要你出得起價錢,那麼絕對可以請來足夠份量的大神。便如眼前出現的雖然只是趙公明一絲元神所化的分身,但尋常的金丹地仙卻也難當他那柄鋼鞭一擊。
此刻眾人都已停手罷戰,那趙公明顯化的分身向王道靈
《補線機》 第九十一章 香火請神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