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5章 任小天的錯誤 (第1/2頁)

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雍正急道:“小天,這個主意可是朕出的,你可不能把功勞都攬在你自己身上吧?” 任小天一拍腦袋道:“我的我的,平日裡裝...那什麼習慣了,差點忘了這個主意是你出的了。” 李世民表情嚴肅的對雍正說道:“如果這次朕能打退突厥的進攻,就算朕欠你一個人情。” 雍正笑道:“人情倒是不必,只要你們以後別這麼排斥朕的身份就足夠了。 既然你也認可這個主意的話,那就讓小天趕緊把李治給弄過來吧,戰事可是不等人的。” 李世民點點頭正要給任小天說什麼,朱元璋大手一揮攔住了他。 “先別忙,咱還有幾個問題要跟你們說,小天方才話裡與實際情況還是有不少出入的。” 任小天和李世民皆是一愣。 李世民問道:“哦?朱老哥,小天兄的話哪裡有問題?”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說道:“首先就是郭待封,他戰敗之後並沒有戰死沙場,而是和薛仁貴一同回到了大唐,後面雖然被罷了官但卻沒有因此丟了性命。” 李世民擺擺手道:“此乃小事爾,屆時朕自會處置於他。” 朱元璋搖搖頭道:“接下來咱要說的可就不算是小事了。 咱不知道小天你是從哪兒得知的薛仁貴的事情,但是咱瞭解的薛仁貴並沒有像你說的那麼完美。 薛仁貴性格優柔寡斷且缺少戰場謀略,兼之治軍不嚴、縱容部下擄掠、效法白起坑殺降卒。 雖然他也打過不少勝仗,但那也都是在大規模集團作戰中作為先鋒或者副將的身份出戰的。 依咱來看他不過是一員優秀的將領,難以稱其為帥才,更遑論和李靖相提並論了。” 李世民聞言疑惑的看向了任小天。 任小天頓時有些尷尬。 之前他為了節省積分,並沒有兌換除了明朝以外的歷史知識。 沒想到今天朱元璋的一番話就讓他露怯了。 好在任小天知錯能改,趕忙用積分兌換了唐朝歷史專精。 等大腦中微微刺痛的感覺消失後,任小天從憑空多出來的記憶中翻到了關於薛仁貴的記錄。 雖然和朱元璋說的也有些微的出入,但是朱元璋也已經說的八九不離十了。 任小天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道:“世民兄,這次是我的錯,差點耽誤了你的大事。” 李世民愕然道:“小天兄何必如此? 朕本來就只打算徵調李治遠征吐蕃的軍隊而已。 要知道朕手下可是有許多大將呢,也不差他一個薛仁貴。” 任小天搖搖頭道:“幸虧這次不是什麼要命的事,萬一以後遇到什麼大問題被我給搞錯的話可就麻煩了。 經過薛仁貴這事的教訓也算是給我敲響警鐘了,以後我會確保不會再發生這種事。” 任小天也確實有些後怕。 歷史由不得半點歪曲這個道理他現在才算是真的明白。(此處是作者提醒自己的) 朱元璋拍拍任小天的肩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就算是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咱們都是凡人呢? 只是你以後說話行事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切記不可莽撞。” 任小天鄭重的點了點頭道:“叔,我明白了。” 李世民頷首道:“小天兄,放心吧,朕還是依然信任你的。 只是朕還有一事不明,既然薛仁貴有這諸多的缺點,那李治為何還要用他做征討吐蕃的主帥呢?” 朱元璋向任小天投去了鼓勵的眼神。 任小天長舒了口氣後說道:“或許在李治的心中薛仁貴也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讓他最終選擇了薛仁貴為帥史料裡也沒有記載。 原本最適合做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的人應該是蘇定方的徒弟裴行儉。 裴行儉深得蘇定方兵法真傳,兼之曾任安西都護,威名響徹西域諸國。 然而裴行儉出身河東裴氏門閥,加上他曾與長孫無忌等人合力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後。 後世很多人猜測武則天由於裴行儉出身門閥加之反對立後一事,故而對他十分的厭惡和排斥。 蘇定方去世之後,裴行儉迅速被從西域調回長安擔任文官。 當時李積、蘇定方皆已故去,軍中聲威最高的也只剩薛仁貴等寥寥數人而已。 薛仁貴雖然也出身自河東薛氏,但到了他那一代早就淪為了平民,這樣的身份更能獲得武則天的青睞。 也或許正是由於武則天的干涉下,李治才只能選擇當時遠在高句麗的薛仁貴來做征討吐蕃的統帥。” 朱元璋點點頭補充道:“雖然咱覺得薛仁貴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是咱也不得不承認他在大非川之戰中的決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真正讓他戰敗的原因也如小天你剛才所說的一樣。 正是郭待封這個草包違抗軍令被論欽陵擊敗,唐軍失去輜重加之後路被斷才導致了這場大敗。” 任小天繼續說道:“就算是沒有因為郭待封的事情遭遇大敗,唐軍這次遠征十有八九還是會以失敗告終的。” 李世民不解道:“卻是為何? 吐蕃小國地廣人稀,四十萬想必是他們傾盡舉國之力才能湊出來的兵力了。 如果主帥指揮得當能夠以少勝多將其主力殲滅的

《我的餐館英語範文》 第205章 任小天的錯誤(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