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糾葛。
按照日本的思路,所謂“本土”既包括日本列島,又包括北方的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以及朝鮮南部。按照日本方面的理解,被認為不能修建新的海軍基地的地區,只是一戰中佔領的德屬太平洋島嶼,即後來的“南洋廳”。
美國則提出了與之大相徑庭的意見,甚至拿出日本內務省在一戰後公佈的新行政區劃細則,指出其中只有本州、九州和四國三島的“三府四十三縣”被稱作“日本本土”,而南洋群島既然與北海道、千島並列為“三廳”,則其他三廳也不是日本本土,而是海外屬地。至於被列為“二總督府”的朝鮮南部和西伯利亞東部地區這兩處殖民地則更不能算日本本土了。美國以日本行政區劃作為反擊,一貫善於胡攪蠻纏的日本這次碰到了夾纏不清的美國,倒也有點因果輪迴的味道。
經過反覆的討價還價,美日兩國於1923年12月30日達成了限制防備區域的最終妥協,規定維持軍事現狀的地區如下:美國方面包括菲律賓、關島、薩摩亞、阿留申群島,但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大陸及近海島嶼、夏威夷和巴拿馬運河區除外;日本方面包括小笠原群島、南鳥島 、以及全部太平洋日本委任統治領地,北海道和千島群島除外。
在隨後美日與英國達成的協議中,東經110度以東的英屬島嶼和香港、以及英澳新三國的委任統治島嶼也被包括在不許改變軍事現狀的地區之內。加拿大沿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本土及其領地 則被劃除在外。這一協議沒有對法屬太平洋島嶼和荷屬東印度做出任何限制,因為過於弱小的荷蘭海軍早已被排除在限制軍備會議之外,法國海軍也沒有強大到在太平洋地區對日本或美國構成威脅的地步。;
美日雙方好不容易達成了妥協,正當日本方面為外交方面取得的成績而竊喜不已之際,美國人又適當的給日本人潑了些冷水,讓日本人意識到,他們佔的便宜,其實並不象看起來那麼多。
華盛頓會議召開之後,美國立即把拆毀“英日同盟”作為其追求的第一個目標,並把這一問題與裁軍問題聯絡起來。休斯認為,只要“英日同盟”繼續存在,“就不會有令人滿意的裁軍”,因為“如果同盟存在,英國和日本的海軍就會以絕對的優勢壓倒美國……但如果同盟失敗,美國和英國的海軍在理論上就會以10:3的絕對優勢對日本海軍構成威懾,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英國代表得知美國堅決要求廢除同盟的決心之後,擔心如果將日本從同盟關係中解除出去,那麼日本也許會加強在遠東的獨立擴張,或者向德國和蘇俄那裡尋求理解和合作。英國在財政上有求於美國,但又不願意得罪日本,因此不僅打算保住“英日同盟”,而且試圖將其擴大,把美國也拉入這一同盟中。基於這一設想,貝爾福便向休斯建議,用一個新的“英美日同盟”來取代現有的“英日同盟”。日本代表幣原喜重郎也同意英國的建議,而且進一步提議,擬議中的新同盟將不帶有任何軍事聯盟的性質,而只是有關締約國在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的領土權和其他至關重要的權益受到威脅時的相互商議機制。美國一開始只對廢除“英日同盟”感興趣,而對所謂“英日同盟的替代物”一點興趣都沒有,但面對英日兩國的提議,美國也不得不採取相應的對策。
1923年12月1日,在英美日三國代表的聯合會議上,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正式丟擲了新的英美日同盟方案,這個方案不但涉及太平洋諸島,而且涉及中國;不但涉及外交同盟,而且涉及軍事同盟。他們計劃的三國同盟實際上是英日同盟的擴大,遭到美國的堅決反對。美國認為這是在變相保留“英日同盟”,既不符合美國的傳統政策,又有悖於本次大會的方針。美國主張締約國不應有使用軍隊解決爭端的義務,該條約的範圍應限於太平洋區域。
休斯提出了簽訂新盟約的兩個條件:一是正式廢除“英日同盟”,二是邀請法國和中國參加。美國堅持邀請法國和中國參加這一協定,是因為美國覺得英法兩國在爭奪近東及德國問題上矛盾重重,特別是法國對美國負債累累,把法國拉進這個協定,可以增強美國同英日角逐的力量。休斯還認為,邀請中國參加這一同盟,將使中國方面感到他們仍是遠東的重要力量,在新的聯盟中需要投票表決時,將有五票而不是三票,這樣“就沒有人會說英國和日本聯合起來反對我們”。在英國原方案和美國主張的基礎上,由日本代表幣原提出了一個修正案,該修正案經休斯、貝爾福、財部彪三人會晤透過後,由休斯通知中國和法國,請兩國加入。這樣就形成了“五國同盟”。
1
《高科技軍閥下載精校版》 第28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