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4部分 (第1/3頁)

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她!

少年下定決心,於是轉身離去,不留一絲眷戀。

悄無聲息的離開,落無殤奔向了自己最後一個,也是最大一個戰場,後周宮廷。

如今的時局,南唐是留不得了,遼更不能去,如今可以借為己用的強大力量,只剩下後周這一個選擇了。想要對一國之君復仇,想要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就必須擁有足夠大的力量。

要想獲得君王的支援,必先取其信任。

少年這樣考慮著,然後用龍吟將自己清俊的眉目終結。他效仿者雷霄臉上的那道長長的疤痕,不過卻更甚,亦是運用了價值不菲的換顏之藥,這才保證自己不被識出。然後他改名換姓,將自己稱為呂子蒙,投奔後周節度使趙普門下。

為了這簡簡單單的“投奔”二字,少年花費了將近五年的歲月。

待完全取得後趙普的信任之後,少年已經成了久經風雨的青年。

第五十五箋

在那些為趙普效力的日子裡,他鞠躬盡瘁,最終得到了他的完全信任。於是,隨著地位的升遷,呂子蒙終於被正式引薦給了後周的駙馬趙匡胤。

兩年後,後周世宗柴榮病死,繼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歲,因此當時政治不穩。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訊息。太后女流之輩,不知所措,宰相範質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推脫兵少將寡,不能出戰。範質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當然,這一切都是經過和呂子蒙與趙普密謀所得。幾天後,趙匡胤統率大軍平亂,行軍至陳橋驛,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歸德軍掌書記趙普授意將士把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軍隊將士迫於壓力,無一反抗。而這壓力,正是趙普麾下一名名為呂子蒙的將士所給——他花費將近一個月時間,打探到所有此次出戰的高階將士的的妻兒老小,家庭環境,然後以此為威脅,令大家不得不從。

兒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儘管聽從趙匡胤號令,卻對呂子蒙懷恨在心。

正月初四,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

這,便是驚動一時的“陳橋兵變”。

呂子蒙助趙匡胤登上帝位,功不可沒,加之他即不求功名利祿,亦乖順聽話,很得宋太祖的喜愛。宋太祖曾經允諾他,待統一國內形勢,便北上收遼。

只是太祖雖有治國之略,卻時常顯得有些剛愎自用。對於北伐戰略,他沒有聽從手下勸告,一心想要先拿下太原再伐幽雲。

呂子蒙曾經多次勸他,這其實是一種短視的戰略,然而因為此時皇帝比起趙普,更加信任他,引起了趙普的不滿。於是趙普協同其餘大臣,故意和呂子蒙唱反調,贊成趙匡胤的策略。皇帝樂得有人支援,便一聲令下,揮兵北上。

但是,事實證明,這個決策並非正確。剛開始宋在與遼軍的交戰中是往往能取勝,但常常就受困於對太原的攻堅和遼軍的增援。當年後周世宗柴榮的戰略其實是明智的,當時宋軍的戰鬥力並不像後來那麼低,而遼尚處在整頓期,全力收復幽雲,小小的北漢是無力去救援,如果幽雲收回了,北漢只是甕中之鱉。不想如今順序錯亂,到最後也沒能收復遼國土地。

趙匡胤屢戰不得,索性又改了主意。

他要攻打南方富庶而政治混亂的國家。

林倬是在趙匡胤得出這個結論的第三日才知道的訊息,這個時候,他已經得知遼王耶律璟的死訊,心頭本已亂如麻。他本來以為仇人已死,師姐的遺願得報,自己就可以鬆口氣了。熟料,心頭湧起的,卻並不是快意。尤其是他聽聞耶律璟死前所說所言,心口更覺憋悶。

但他也知道,什麼都回不去了。如今的自己依舊多愁善感,但是他已不會為這傷感而改變什麼。

既然這件事情了結,下面的任務就是將江湖恩怨——那張牽連甚廣的秘寶圖永遠從世人眼中抹除。換言之,需要將罪魁禍首,為之放出無數假訊息,煽動江湖血雨腥風的趙匡胤,從這世上除掉!這樣,龍脈得以保全,天下得以安定。

呂子蒙謀劃此事已久,卻仍有兩樣擔憂。一是趙匡胤影衛眾多,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縱使勉強出手,也沒有脫身的可能了。二是即使趙匡胤死去,朝中依然有大臣和其胞弟趙光義對南方國土虎視眈眈,難免不會也生出奪取秘寶,統一天下的想法。

呂子蒙一邊暗中籌謀,面上仍是按

《車折舊年限和殘值率》 第34部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