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年鏖戰急 (第1/2頁)
祝家大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衛夫子今天代課,說的是《尚書》,在眾多學生中看到了徐傑,平日裡多隨意的衛夫子忽然端坐了幾番,講起經義來,格外的認真。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獻,說的都是秦以前之事,有事有理,也較為晦澀難懂。四書五經中五經之一。徐傑在真正開始上學堂之前,對四書五經抱有很大的偏見,只因為科舉本身就在徐傑心中有不好的觀感。特別是後世極為侷限的科舉制度,在徐傑以往的心中總有一些不好的形容詞。
徐傑以往對於科舉,並未有真正的瞭解,只以為就是一些文酸讀書人,傻傻的讀那四書五經,然後去考試,把四書五經用華麗的辭藻解釋得好的,就能高中。
其實不然,自從徐傑聽到科舉還要考策論,考治國理政之道,考那務實有效的政策辦法,徐傑對於科舉觀感其實就改善了許多,知道科舉並非真的就是考文人死讀書。
待得徐傑真的深入瞭解了四書五經之後,對於四書五經也有了新的認識。
四書五經,其實內容歸結起來很簡單,就是這個民族的歷史,這個民族的哲學思考方式,這個民族對於天地與自然的認識,這個民族對於文明社會道德倫理的規範。
就是這個民族內涵核心的傳承,這也是為何有四書五經這個歸類的緣由所在。四書五經流傳,華夏民族就永不熄滅。其中觀念與認知,可以隨時代改進,但是不可拋棄。
聽講總有收穫,最讓徐傑驚訝的卻是衛夫子最後之言:“嗚呼哀哉,我等後人讀《尚書》,卻難辨其中真偽。《尚書》大劫有二,小劫無數。其以秦一統而焚書開始,後有西晉永嘉年戰亂更甚。到得如今,已然難以分辨其中哪些篇章為真,哪些篇章為後人作偽而補。”
徐傑聞言驚訝非常,衛夫子之言,豈不是說這篇現在讀書人學的《尚書》,其實裡面有許多是假的?
便聽衛夫子又嘆道:“其中真偽,依老夫來看,五五而分,半真半假。先人智慧,竟然遺失半數。。。”
衛夫子邊說著邊起身,竟然就這般悲傷之中搖頭離了去。
這位老夫子當真有一種情懷,一個民族傳承,有了殘缺,何嘗不讓人悲哀。
徐傑似乎能感受到衛夫子在悲哀什麼,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情懷,何嘗不是幸事,徐傑也有一番多愁善感,民族傳承的遺失,秦焚書便不說,後來的大戰亂往往也是罪魁禍首。
如《尚書》遺失,便是因為匈奴人打破了洛陽,連晉懷帝都被匈奴人擄走。開啟了一段大亂世,那一段歲月,不知遺失了多少先人之傳承。
保家衛國,許多時候只是隨意說說,其中含義徐傑當真並未多想,就如室韋人南下,徐傑上輩四人,獨留一個殘身。此時方才知道其中意義所在。
夜晚,歐陽府家宴,並不豐盛。
徐傑並未先開口說那吳王夏翰之事,聽得歐陽正已然在說:“文遠,文峰。這朝廷之事,傾軋之間,原以為我已老邁,興許不會再有機會參與其中齷齪,只是不想終究還是事到臨頭。當今陛下,有大志,願向上。所以當年方才重用不及而立的我主持改革大事,其中稅收便是重中之重。當年意氣風發,只要陛下信任,我便是披荊斬棘萬死不辭,只求功成。”
歐陽正說到這裡,雙眼炯炯有神,似乎還在回味當年那意氣風發的年月。
徐傑聽著話語,也猜想了許多,猜想當年歐陽正的改革是何其的難,又是何其的有成就感。
政權之延續,政權之長久,就在不斷的自我改革之中,這便是至理。可見這位皇帝陛下當年也是心氣極高,也想在青史留名,留不得那開疆拓土的不世功勳,也要留個類似“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類的名聲。
“老師,改革之法,必然是改了許多人的利,革了許多人的命,可想其中萬重險阻。”徐傑接了一句。
歐陽正笑了笑,笑中有幾番暢快,看著徐傑點頭說道:“哈哈。。。好,這般解釋改革二字極好,當年改革,雖然成敗參半,但是收益卻不少,兩天不到,府庫充盈。室韋人南下也沒有選對時候,選的正是府庫充盈之時。陛下豪情萬丈,舉兵五十萬,還言道,封狼居胥在今日,不教胡馬度陰山。”
徐傑點頭,心中有想,想那皇帝大概心中大概也想著,青史留名也在今日,就等汗青之中大書特書了。
“當時京城之中,兩百多年來不受重用的勳貴之家,皆是摩拳擦掌,便等這一戰奪得大權在手,要與朝中文人分庭抗禮。其中以李啟明最為興奮,這李啟明當時有一個妹妹入了宮中
《視域導向》 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年鏖戰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