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揚州十日 (第1/2頁)
海島麥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645年4月,也就是清順治二年的農曆三月,距離明朝滅亡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此時的中國正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在這個時候,滿清政權已入主中原,並開始向南方擴張勢力範圍。
這一年春天,清兵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橫掃到了江南。
他們的目標是攻佔揚州城。
這座城市位於長江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時的揚州城由史可法率領的明軍主力守衛著,他們決心保衛自己的家園,與清兵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
在揚州城外的掃垢山,瀰漫著濃濃的硝煙和血腥之氣,反清義士們身著殘破盔甲,手持染血兵刃,眼神中燃燒著不屈的火焰。
喊殺聲震耳欲聾,士兵們怒吼著衝向如潮水般湧來的清兵,他們腳步堅定,每一步都踏在生死之間,毫無退縮之意。
一位年輕計程車兵,面龐被鮮血和塵土掩蓋,目光依然炯炯有神,他揮舞長刀砍向敵人,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反清復明,守衛揚州!
另一位老兵,縱已傷痕累累卻依然拼死抵抗。他知道這一仗是為了大明的尊嚴,為了百姓的安寧!
這場戰鬥異常慘烈,幾日之間城外便是屍橫遍野,反清義士們的鮮血染紅了掃垢山的每一寸土地!
但清兵們也並未討到便宜,他們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掃垢山之戰,清兵有三位將領相繼倒下,甚至還有一位貝勒爺也在混戰中陣亡。
四月的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南岸,但這一個春天的陽光並沒有給揚州城帶來絲毫的溫暖和希望。
這場悲壯的反清之戰也沒有給揚州帶來和平,相反它激怒了滿清軍隊,引發了清兵對揚州城中百姓的憤怒和報復心理。
清順治二年,農曆四月半,這一天註定成為揚州城歷史上的一個黑色印記。
經過漫長而殘酷的拉鋸戰,清兵終於是攻破了揚州城門,殺紅了眼的清兵如潮水般湧入城內,他們揮舞著鋒利的刀劍,眼中閃爍著猙獰的光芒。
揚州城,這個曾經被譽為\"春風十里\"的繁華都市,此刻已被無盡的黑暗和恐懼籠罩。
百姓們驚恐的尖叫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城市,似乎要將天空撕裂。
大街小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慘狀讓人不忍直視。
清兵們如同惡魔般狂笑,手中的利刃不斷揮舞,無情地收割著無辜百姓的性命。
曾經繁華的揚州城,那車水馬龍的街市和歡聲笑語的人群都已不復存在,繁華與生機隨之灰飛煙滅。
城中的青壯年男子大多已在與清兵的激戰中英勇捐軀,剩下的只有老弱婦孺,他們在清兵的肆虐下,脆弱得如同狂風中的殘葉。
倖存的孩子們在廢墟中無助地躲藏,小小身軀在瓦礫殘骸間穿梭,四處尋找著失散的父母,那充滿恐懼和絕望的眼神令人心碎;
老人們緊擁著懷中的孩子,試圖用自己單薄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可在清兵的屠刀面前,這份守護顯得如此無力。
婦女們拼命奔逃,髮絲凌亂衣衫破爛,每一步都充滿了恐懼,她們不僅是面臨死亡的威脅,還要面對被敵人凌辱的危險。
無情的清兵沒有絲毫憐憫,即使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終究還是一個接一個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生命的光芒在瞬間熄滅......
揚州十日,是華夏五千年曆史中最慘烈的屠城之殤,共計有 80 萬百姓慘遭屠戮。
那是一段浸滿鮮血與淚水的黑暗篇章,那不僅是揚州人民心中永遠的痛,更是整個中華民族心中無法言說的創傷!
......
揚州十日後,離揚州城不過百里爾爾的河州府,氣氛凝重而壓抑。
這日,州府大人面色沉重地召集手下於府衙內商議要事。
大堂之上,州府眼中含淚,聲音顫抖地說道:
“揚州屠城之事,怕是諸位均已知曉,慘狀猶歷歷在目,數十萬無辜百姓遭屠戮,揚州城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唉,掃平揚州之後,清兵便會直指我河州城,這幾日啊,我整夜輾轉未眠心亂如麻,我憂慮的是,以我河州之兵力,恐怕難以與之抗衡。”
宛清洋少爺作為曾經的河州府衙役領兵司,此刻他也被召回府衙參與議事,他聽到州府的話,拍案而起:
“大人,我宛清洋願領兵駐河州城外誓死抵擋清兵來襲!大人儘管放心,我宛清洋定會以死相拼護河州城周全!”
州府大人看著血氣方剛的宛清洋,對他說道
《古櫃子回收價格表》 第231章 揚州十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