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1章 採收銀耳 (第1/2頁)

文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裡的柴火不是很,想到後面修院子做飯還需要很多。下午大丫和沈素雲準備再去山上撿些柴火。

文央照樣在家裡看著石頭,順便把曬好的蘑菇和菜乾,都收起來裝好。

菜乾只有5十來斤,最近沒怎麼上山,蘑菇曬乾了只有四五斤的樣子,倒是有陸續有長大的黑木耳,採下來曬乾積了差不多有一斤左右。

“石頭來!跟二姐一起數數吧!〞最近她只要空下來,就時不時的教石頭數數。

剛發現在石頭已經能正確數到一百。就開始教石頭,用手指頭算十以內的加減。

等半下午沈素雲和大丫回來。兩人又找到差不多二十來根,長著黑木耳的樹枝。

這樣柴房裡加上自己培養出來,已經有四個井字形半人高樹枝,把柴房裡擠得滿滿的。幸好馬上就要修院子。不然都放不下。

她下午澆水的時候發現,那最大的銀耳,已經長到大人兩個拳頭那麼大,耳片已經完全展開,呈半透明狀,感覺已經完全成熟。小一點的兩個也長大不少。

文央到院子裡,找到一根編竹框剩下,一米多長竹子。用菜刀沿著邊上,片出薄薄的一片表皮,切成一把簡易竹刀。

因為以前看過一個農業節目,說採收銀耳最好是用竹刀或者瓷刀。儘量不鐵和金屬類,不然會讓菌絲感染,以後長不出銀耳。

也不知是不是真,但是還是保險一點用竹刀吧。用竹刀沿著根部輕輕的一切,整朵銀耳就完整切下來,然後用清水把上把根部沙塵洗淨。

單獨放在一個簸箕裡面,趁著下午還有太陽曬了起來。想到樹枝上面還有兩朵正在生長。

又有點可惜,之前沒學過蘑菇種植技術,要是能會培養菌絲的話,把銀耳種出來,那就真發財了。

想到這裡又覺得自己太貪心,現在不是已經越來越好嗎?比剛來時不知道好了多少。雖然不會造水泥、玻璃,物理化也學的不太好。但是相信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好。

“孃親,我們家一共還有多少錢呀?〞晚上大家一起吃完飯的時候。

“還有四十兩多一點。二丫,你問這個做什麼呀?是有什麼地方要用錢嗎?”

“那應該夠了,我下午想了一下。要不我們修兩間正房,兩個房間都打上炕。

然後在新圍起來東面和南面,沿圍牆邊全部搭成一間一間,像柴房一樣簡易的棚子,用來種木耳。你覺得怎麼樣?”修的不是磚瓦房,就是一般的土坯房,加上茅草應該是夠。

“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夠不夠,明天,你阿爺請的修房子師傅過來,算一下應該才知道。”

“炕就是把床打成像灶一樣,下面可以燒火,冬天的時候直接睡在上面可暖和。〞文央沒想到她孃親的關注點在這,邊比劃邊解釋了一下。

不過一想,好像在這邊雖然冬天會下雪,也會很冷,但是時間不算很長,不會像北方的冬天好幾個月都有積雪。

所以村裡人都沒有誰家都打炕,這裡還是偏南方一點。

“那下面燒火,人在上面睡不把人給烤熟了呀?”大丫聽完一臉驚恐。

“不會的,阿姐。那個炕也是有厚厚的泥抹在上面,況且燒炕不是叫你一直大火燒呀。你燒熱了可以小火或者息掉,控制溫度的呀。”文央細細的解釋了一遍。

想到自己之前去北方旅遊,睡在溫暖的炕上,一點都感覺不到外面的嚴寒。現在這邊冬天雖然沒有北方冷,但是現在可沒有羽絨服,空調保暖防寒。

真到了冬天也會凍得瑟瑟發抖,對從小都怕冷的文央來說,冬天保暖是個大事。

對了,一定要在寒冬來前,給大家做兩身厚厚新新的棉襖。之前不知道幾年沒換過棉花的衣服和被子。真的一點都不保暖。

“阿爺,過來了,有吃過早飯沒?”第二天一大早,文央剛吃好大丫做的早飯。

“二丫,我吃過了。我早點過來,等村長和陳里長過來量地。”

“好的阿爺,娘我去村裡沽一斤酒,買點茶葉回來。阿姐在燒開水,一會兒客人來了好泡茶。”文央邊說邊出門而去,也知道了他們這一里的里長姓陳。

“嗯,老二家做事越來越有章法。”老爺子點點頭嘀咕,便揹著手在院子裡轉悠。

等文央買好酒喝茶葉回到家,村長和阿爺已經坐在院子裡寒暄。邊上一個40歲左右穿著長衫,面色略微嚴肅的中年人,估計你就是陳里長。

還有李建升,那個調皮小子也站在村長的背後,看到文央

《穿越農家從零開始的小說》 第41章 採收銀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