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百六十五章 疑心 (第1/3頁)

吳仲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人二次南下侵宋得手後,在擄去徽欽二帝北返時,為了挑起大宋內亂,特意扶持了兩個政權,一是張邦昌的偽楚,另一個便是劉豫的偽齊。偽楚定都汴梁,張寶出手後便順手滅了偽楚,張邦昌本人如今的墳頭草都已經換了幾茬。

而劉豫相對要幸運一些,在張寶收拾張邦昌的時候,他則帶著手下親信隨著金人一同退回了金國。不過金人是不可能安排劉豫去個安生地方享福的,原遼國南京道便成了劉豫的駐守之地,這幾年來與河北邊境的宋軍對峙。

這一次張寶發起北伐,劉豫所在的南京道首當其衝。而劉豫根本就無心抵抗,面對宋軍幾乎就是望風而逃,率領著他的“劉家軍”節節敗退,直到金兵主力到達,劉豫才停下了北逃的腳步。

若不是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劉豫的腦袋早就被金人給砍了。畢竟劉豫手頭還有三四萬人,這對兵力捉襟見肘的金人來說是支不小的隊伍。但隨著郭藥師陣前倒戈,金人對於外族將領的信任也降之了冰點,在一次宴會上出其不意的拿下了劉豫,解除了劉豫手中的兵權。

兵權,是劉豫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時大意落到了金人的手裡,那也就只能任由金人擺佈了。失去了兵權,變成了光桿司令的劉豫對金人來說已經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劉豫最終還是叫金人砍掉了腦袋,以絕後患。

劉豫的死,對張寶來說無關緊要。一個為榮華富貴而數典忘祖投靠外邦的叛徒,有什麼值得令人同情的地方。不過宋軍不在乎劉豫的死活,缺不代表就沒有人因為劉豫的死而感到惶恐不安。

在災難面前,是最考驗人性的時候,是慷慨赴義還是貪生怕死,平時壓根就分辨不清,惟有國難當頭,才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劉豫,貪生怕死的一小人而已,而在金人南下時,像劉豫這樣為求生而投靠金人的宋人並不在少數,張寶出手後,這些人有的自覺無顏見人而隱姓埋名,也有的如劉豫一般隨同金人回到了金國。

劉豫一死,那些人不禁生出兔死狐悲之感。由劉豫的遭遇聯想到了自身。金人砍劉豫的腦袋毫不猶豫,那在砍自己腦袋的時候,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猶豫的。人皆畏死,只不過有的人有著比死還要堅守的做人原則,而有的則選擇了苟且偷生。

昔日投靠了金人的那些宋人中的敗類如今人人自危,唯恐金人手中的屠刀會落到自家的頭上。為了苟且偷生,這些人既然能夠捨棄故國為敵人效力,那此時自然也就能夠繼續為了偷生而捨棄金國。

只不過張寶並不待見這些私心太重的牆頭草。即便有了這些人的暗中幫助以後可以讓宋軍在對付女真人的時候更容易一些,但張寶就是不願與這些道貌岸然的傢伙打交道。做人,還是要有些做人的原則,不能一切都是利益至上。這些人在當年為求活命而做出那些傷天害理之事,到了此時也該是他們遭報應的時候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宋軍的不納,讓那些本就已經過得提心吊膽的人變得更加草木皆兵,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這些人膽戰心驚。而完顏晟此時已經被宋軍給搞得焦頭爛額,自然也就沒工夫去安撫那些本就已經緊張過度的奴才。

而這些人既然當年能為自身利益出賣舊主,這時同樣也可以為了自身利益而對新主亮刀。一場規模並不算大的暴亂在臨潢府發生,雖然這場暴亂很快就被平定,但其所產生的影響,卻足以改變金國內部的勢力格局。完顏晟辛辛苦苦才建立起來的“統一戰線”,也在這次暴亂後出現了裂痕。

在大金國,女真人的數量並不佔任何優勢,由於常年在惡劣環境下生存,女真人的存活率一直不高。完顏阿骨打建國以後,也意識到女真人人口不足這塊短板。但人口的增長不同於種莊稼,一年就能一熟,從懷胎十月到撫養成人,怎麼著也要有十七八年的光景,而這個時間對完顏阿骨打來說太長了。為了增加女真人的人口,完顏阿骨打一方面鼓勵生育,另一方面則是將依舊生活在黑山白水間的同胞拉入大金國,而那些人則被稱為野女真。在完顏阿骨打建國以前,女真人便一直存在,只不過那時女真人分熟女真和野女真。在遼人的眼裡,熟女真也是蠻人,而野女真,則是熟女真眼中的蠻子。

野女真的個人戰鬥力強大不假,但同時也是野性難馴,相比起熟女真要更加不容易打交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在黑山白水間的野女真越來越少,到了完顏晟執政時期,基本上大金就沒有什麼野女真了。

金國看似強大,但實際上除了戰鬥力出眾一些外,在其他方

《重生大宋當暴君筆趣閣》 第三百六十五章 疑心(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