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太歲下江南 (第1/3頁)
吳仲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人喜歡被人當傻子耍!趙佶身為天子,天下第一人,當他得知有人竟然真的敢在祥瑞之事上弄虛作假,當時就氣瘋了。要不是祖宗留下的不殺士大夫的祖訓,李惠這回絕對在劫難逃。不過就算是逃過了一死,李惠的下場也絕對算不上好,瓊州團練副使。
瓊州在哪?瓊州即後世的海南島,屬於大宋最南端的一塊地方。從靠近京畿的應天府發配到邊境瓊州,從宋州知府變成了瓊州團練副使,這真是從天堂直接掉進了地獄的下水道里。
而與李惠相比,宋喬年明顯要走運一些,雖然暫時被罷官去職回家養老,但他在朝中的人脈並沒有斷,兒女親家蔡京在朝中權柄依舊,假以時日想要複用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蔡京就沒有他的親家宋喬年想得開了。賊人膽虛!在蔡京看來,張寶這次收拾宋喬年就是對自己先前暗中給他使壞的一次報復。
蔡京是個聰明人,知道此時張寶聖眷正濃不好對付,所以他選擇了隱忍,除了再次派人去信警告自己散佈在南方的門生小心提防外,並沒有其他動作。而張寶在等到朝廷處置李惠、宋喬年的結果以後,也繼續上路前往江南。
由於出了祥瑞造假案,張寶這一路南下所遇到的祥瑞事件一下子驟減,即便是有膽大不知死的,也被張寶當面拆穿,聽候朝廷發落。這樣一來,當張寶一行人到達江寧府的時候,張寶已經有了兩個新綽號。仗著有尚方寶劍在手,張寶除了一路拆穿各種祥瑞,還會對各種冤假錯案進行糾正改判,久而久之,百姓開始稱呼張寶是張青天,而各地官員則在背後稱呼張寶是張太歲。
太歲,不好惹!江寧府留守江守道生『性』膽小,得知欽差大臣張寶抵達江寧府,有心不見,又顯得自己心虛。可見吧……江守道又怕張寶手裡的尚方寶劍。皇帝所賜,如朕親臨,張寶手中有尚方寶劍,見官大三級,江寧府留守見到張寶也得行下官之禮,拜的不是張寶,而是張寶手裡的尚方寶劍。
避而不見是不可能的!江守道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硬著頭皮領著江寧府眾官一同接待遠道而來的欽差大臣張寶。
張寶對江守道很客氣,並沒有因為手裡有尚方寶劍就不把江守道當人看。而江守道在發現張寶並沒有如想象中的那樣難為自己後,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一些,膽子也大了一些,說話也順溜了一點。
在接風宴上,張寶向江守道頻頻敬酒,江守道有心不喝可又不敢不給欽差大臣面子,喝著喝著,江守道就喝高了。
喝醉酒的人表現不一,好點的就是矇頭酣睡,這算是比較好的,自己不惹事也不給旁人添麻煩;次一點的就是說胡話,也不管別人聽不聽,反正嘴不能閒著,就是要說,說痛快了為止;最糟糕的就是借酒發瘋的,這類人醉前醉後的反應簡直就是『性』格的兩個極端,惹是生非,沒事找事,胡吹大氣,反正怎麼惹人厭怎麼來。而江守道恰恰就是最後一種。
沒喝醉之前的江守道謹小慎微,可喝醉了以後,江守道的『性』情大變,不僅說話變得大聲,而且越說越沒譜,聽得一旁作陪的眾人冷汗一個勁的往外冒,不住的偷眼去看欽差大臣張寶的神『色』。
張寶始終一副彌勒佛的模樣,笑眯眯的一邊勸酒一邊聽著江守道“胡言『亂』語”,時不時的還提兩問題,讓江守道可以說的更盡興一些。不過江守道是說過癮了,作陪的官員卻恨不得撲過來掐死江守道。這傢伙真是什麼話都敢往外說啊,就連如何暗示下屬孝敬這類不可告人的小秘密都跟張寶說。
“方才酒宴上江留守只是說了一些醉話,大家不必當真。”在酒宴散後,張寶笑著對告辭離開的眾官員道。
“對,對,都是醉話,當不得真。不知張大人今晚在何處安歇?”官員中有人連聲附和道。
張寶聞言笑道:“這家酒樓是本官讓人所開,本官當然是住自家酒樓,就不勞諸位費心了。”
天下四民,士農工商,大宋雖比前朝開明,但對待商人依舊輕視,認為這是低賤人才會幹的事情。但矛盾的是,不管是權貴還是高官,家中都有人在經商,只不過那些經商的人多是偏房遠親。一方面享受著經商所帶來的利潤,一方面又無比鄙視商人這個行業,大宋的高官權貴們就這麼掩耳盜鈴般的活著,而在這種大環境下,敢承認自己就是在經商的張寶也就顯得有些另類了。
張寶不怕被人瞧不起,說起瞧不起,還真不知道誰瞧不起誰。從一開始,張寶就沒把自己的出身看得有多高。畢竟是來自於後世,那種提倡人人平等的社會氛圍,無形中讓張寶對於高貴的出身缺乏敬畏之心。皇家子弟又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筆趣閣無彈窗》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太歲下江南(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