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1章 我記住了你的豪言壯語 (第1/2頁)

高閣向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踹了一腳那個人,跟死了一樣沒啥反應。 她揚聲喊顧老六,“爹,爹”。 聽到閨女喊他,顧老六連忙放下手裡做了一半的竹衣架。 顧老六跑到河邊,就看到自家閨女正用一個竹竿戳著河裡的人玩,也不知道那人是死是活。 他走過去把那人拖上岸翻轉過來,這個人他們在路上有過一面之緣,就是那個帶人策馬狂奔的錦衣青年。 把他拖上岸,顧老六就沒有再管了,順帶把長安也拎回家。 瞧瞧他前面管的餘三那一群人,直接往他頭上潑了一盆冷水,不提也罷。 他以善心待人,別人卻回他一個巴掌。 雖然說施恩莫忘報,但接不接受別人報恩是他的事,要把他的幫助當作是理所當然就不對了。 回到家裡,長安開始做竹筒飯,顧老六繼續忙活做衣架,這是長安要求要做的,說是用來晾衣服。 他覺得多此一舉,洗好的衣服直接甩繩子上晾乾不就好了? 不過是他閨女要的,那就一定是有用的。 長安在簡易的廚房裡忙活,淘好米用清水浸泡上兩刻鐘,準備青豆、玉米粒、胡蘿蔔碎,將香菇和臘腸切成丁。 將所有材料倒入米中攪拌均勻,倒入適量油,再加入少許香油,加入其他調料攪拌均勻。 將食材裝入竹筒中,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竹筒蓋,冷水鍋蒸熟。 竹筒飯蒸的時間要久一些,等竹筒飯期間,長安又涼拌了一碗海帶絲放一旁備著。 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竹筒飯香味飄散出來,顧老六放下手中的活洗乾淨手,自覺得坐到了竹製的餐桌旁等吃。 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灶臺方向,那嗷嗷待哺的樣子,長安只覺得實在是沒眼看。 她懷疑老六是饕餮轉世,不然怎麼解釋他這吃貨屬性?一天到晚吃個沒完,就沒見他吃飽過。 傍晚時顧老六拿著鍋碗和竹筒去河邊洗,發現下午他拖上岸的人不見了,也沒在意,只當是他自己醒過來走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吃飯的時候,一個採藥女剛好從對面山上下來,看到躺在河岸邊長相英俊的錦衣青年,她淌過小河把錦衣青年撿走了。 長安和老六爹依舊編織著竹製品,菜籃,簸籮,簸箕,還用竹枝做了好幾把掃把。 後來想想以後種田得挑穀子,又再多編織了四擔籮筐,加上前面的六擔,湊足了十擔。 然後又砍了些木頭回來做種菜用的木箱,長兩米乘以寬一米,做了十個。 從竹林裡挖泥土裝滿十個木盆,長安把它們收進空間客廳擺放整齊。 別墅是有個露臺的,可惜出不去,不然全放露臺正好合適。 她們在竹林旁住了差不多一個月,把能想到的竹製品都做了一遍,走之前還不忘多砍了些竹子帶走。 騾車晃晃悠悠的再次啟程,途中長安和顧老六總是變幻不同的妝容,又另外買了一個車廂。 不過拉車的騾子一直是它,從未變過。 她們家最辛苦的可能就是這騾子,自從逃荒以來,它就沒休息過。 在她們剛離開竹林不久,那裡就迎來了一群意外來客。 她們走時並沒有抹除在這裡生活過的痕跡,那群渾身包的只剩眼睛露在外面的人,自然也看到了有人在這裡生活過的痕跡。 那些人慶幸還好沒有掉以輕心,覺得那個人掉下懸崖就沒命了,下懸崖下找了沒有找到屍體,便一路追蹤過來。 那人或許是被曾生活在這裡的人給救了,人也是剛走不久。 一群人尋著痕跡出了竹林,然而他們卻在大路上失了線索。 “暗一,現在該如何是好?爺可是說了不要讓齊王回到西南”。 “爺不是還說過,若是失敗就把兵符在齊王手上的訊息傳給陳宿”。 暗一淡定的很,主子都想好後招了,有什麼好擔心的? 不過這些人也真是的,就他們主子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睡一會兒在起來的性格,手裡怎麼可能會有兵符嘛?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家主子都被流放到北地來了,你見過哪個好人家會把兵符給一個被流放的皇子的? 脖子上長了個腦袋是裝飾品?就是為了顯高的嗎? 暗一在心裡默默吐槽了一會兒,然後帶著弟兄們收工回去覆命了。 長安她們又走了半個月,她們路過一個縣城時,總算是看到一個像樣的父母官,在有條不紊的安置難民。 顧老六沒有停留,趕著騾車離開。 天南地北的人生活到一起,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有不同的方言,也有不同的人品秉性,想想就頭疼。 她們想找一個簡單點的地方,就是不要那種十個人裡有九種方言,十個不同的風俗習慣地方。 現在這個縣城安頓的人就是這樣子,長安就聽懂了三四句,吵得腦瓜子嗡嗡的。 不過不論與誰相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需要相互磨合,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點相處。 那麼在找到平衡點之前的日子裡,雞飛狗跳再所難免。 然而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就能學會入鄉隨俗,融入當地生活,最後成為當地人,時間一久自己也會分不清自己當初從哪裡來? 長安在空間裡育苗的菜

《路痴父女逃荒記別名》 第71章 我記住了你的豪言壯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