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4章 豆腐乳 (第1/4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豆腐乳品牌千千萬,奈何米雲知道的品牌還真有限,不得不求助於度娘和ai。說到豆腐乳,就想到小時候,路邊小販賣的手工豆腐乳,那個味道至今難忘。

米雲主要是中學時代有在校外買過,就是上初中的時候,學校伙食差,買點豆腐乳配著吃,初中學校的校門外,就是鄉鎮的菜市場和街道,算是鄉鎮規模最大的街道了,可惜幾十年過去了沒有任何變化,米雲近兩年有短暫經過,發現三十年過去了,校門口外還是變化不大,曾經的文化書店好像已經不在了。

初中學校雖然只有三年,但米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早晚討厭的兩節早自習課和晚上的三四節晚自習課,過去最討厭的事情,也是現在最懷念的事,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吃的不好,沒有精神,早晚自習都會打瞌睡,校內發生過無數故事,校外也是,校外最懷念的就是文化書店的漁具產品,早餐店的包子饅頭鋪,還有菜市場的涼拌菜和豆腐乳小攤。

雖然那個年代,米雲家自己也會做醃製的醃蘿蔔和豆腐乳,但也不會做太多,做多了會酸掉,而且在八九十年代的那個時候,父母都忙於工作,做醃製醬菜的時候不多,只做醃製的臘肉和臘魚等肉食,倒是近十幾年來,父母反而喜歡醃製各種醬菜了,可能米雲小時候的那個時候,父母確實忙不過來,沒的那個精力去做。

不像現在,米雲兄弟都大學畢業十幾年了,閒下來的時間多了,每年都做好幾壇醬菜,有四五種,夠吃大半年以上了,豆腐乳也是必做的,米雲來廣省這邊工作每年都能帶五六壇幾十斤的豆腐乳,不到五月前就會壞了一大半,這邊的天氣扛不住,冰櫃冰箱放不下,放保鮮室也會壞掉。主要是多的吃不過來,給別人幾斤了,自己留下的二十斤還是吃不完,吃的趕不上壞的快。

豆腐乳的生產製作過程,米雲有幸見過一大半,就是把選好的豆腐乾在外面暴曬,曬過一段時間後,等豆腐乾子自動發黴,如果是其他食物一般發黴就可能直接丟掉了,這個例外,然後洗乾淨切成小塊裝壇,最後就是放各種調製佐料,也有現拌的豆腐乳,吃多少用辣椒麵拌多少,但一般家庭都沒那麼一餐餐的量化數量,都是大批次的醃製,一醃製就是五六壇左右,夠吃大半年的,還可以送人,豆腐乳的最後一步就是撒上大量的辣椒麵攪拌,然後一般等上三天以後就可以開吃了,那個時候最入味。

黴豆腐又叫作豆腐乳,米雲家鄉的叫法叫滷豆腐,是豆腐在經過發酵後製作出來的大豆類食品。因其具有滋味鮮美、風味獨特、方便攜帶等特性,所以雖算不上美味佳餚,但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黴豆腐的製作工藝雖不復雜,但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從做豆腐到變成黴豆腐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春天太潮溼,夏天和秋天太熱,食物容易變質,不適合做豆腐。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新鮮豆腐才能長時間發酵,才能製成柔軟可口的黴味豆腐。

豆腐乳基本上都是說的紅味豆腐乳,因為在喜愛辣味道的南方城市,無論是家庭手工生產的豆腐乳,還是廠家生產的豆腐乳,大多數都是紅味,少有白味,根本就沒有豆腐乳這個名稱,米雲家鄉一直喊的就是滷豆腐,至於前面的魯字怎麼寫,米雲也沒有特意求證過,不知道為麼喊魯豆腐。

豆腐乳“養人”嗎?小時不懂,長大後接觸了有關的資料,才知道祖輩留下的經驗是可信的。

豆腐乳對人體有三大好處:1大豆經過發酵之後,大豆異黃酮的活性增加,有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利於防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2b族維生素也會增加,對於素食者是增加b12的好途徑,植物食品一般都不含b12,對於一般的人群均有好處;

3大豆中豐富的蛋白質經過微生物的酶水解後會產生很多遊離氨基酸,極易消化吸收。正因為有上述好處,所以有的營養學家稱豆腐乳為“大豆乳酪”或“中國乳酪”。

豆腐乳“養人”,但是卻不能如同其他有營養的食品那樣放開肚皮多吃。

報上報道過一篇文章,說豆腐乳在發酵後含有微量的硫化物,攝入過量會對人體有害,故而不宜多吃。

米雲沒有去查證此說的可靠性,但是寫出來供喜愛豆腐乳的人們參考。豆腐乳愛好者一般都不會把豆腐乳當成蔬菜那樣一碗半碗地吃。但是萬一有哪位是愛好過度真會把豆腐乳當成蔬菜那樣一碗半碗地吃呢?所以還是提醒一下為好。

如果你以為豆腐乳只有紅色和深藍色,白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豆腐乳不但品牌巨多,味道更是千差萬別。接下來

《80後的回憶感慨句子》 第164章 豆腐乳(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