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改變之一 (第1/2頁)
劉不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到王允這個老臣的滿頭白髮的蒼老樣子,劉協知道王允是一心為公,派人監工官兵打人,不是為了自己個人,也不是像董卓是因為殘暴想要虐待人取樂。
王允為了提高效率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對。
劉協沉默了一會兒,問道:
“王司徒啊,你說建太學是為了什麼?”
王允沒有多想,立即回答道:
“當然是為了張揚孔孟經學、禮義仁德!讓天下人守忠孝、講道義。”
劉協問道:
“既然如此,那在為了太學而去鞭笞民夫,如果有人死傷,豈不是有違仁義之道嗎?”
王允想了一會兒後,說道:
“可這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就像攻城打仗時,臨陣退卻者要殺頭一樣。或有不仁,但那也是不得已啊!”
劉協說道:
“戰場是生死之爭,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不需要時時講仁義。而朝廷的建築工程跟戰場不一樣,那不是生死之爭,就算有人偷懶那也罪不致死。鞭打民夫,有傷朝廷仁德。莫不如用別的方法,不打人,照樣可以讓民夫們使勁幹活。”
王允睜大眼睛問道:
“哦?敢問是何方法?”
劉協說道:
“戰場上,軍士兵拼死向前,不只是因為退卻會被斬首,還因為,只要向前衝殺,就有機會立功,殺敵夠多,就能拜將封侯,就能享受勝利榮耀。為什麼建造太學工程就不能這樣做呢?”
王允回答道:
“陛下,那些民夫和工匠,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或者為了完成朝廷的徭役任務,幹完活就散了回家了,建造太學也非軍國大事,就算建得好,也不能給他們拜將封侯啊!”
劉協聽了,看了一眼遠處的眾多工匠和民夫,反問道:
“這麼多人裡面,肯定擅長建造的人,為何建完後就要讓他們解散回家?建造也是一門學問,讓他留在一起,精研建造之事,一直為朝廷為天下蓋更多的好房子,不是更好嗎?能建得好就是有功,為何就不能重賞?”
王允聽了,搖頭說道:
“陛下,只是建這太學就要花費很多錢糧了,等他們建完後,難道還要像養軍隊一樣養著他們嗎?建完了,朝廷還養著這些人,豈不是白費錢糧?建造之學就算朝廷不管,那些工匠也會把他們的手藝傳給子孫,不需要朝廷多操心的。”
劉協聽了搖了搖頭,王允說的這些,用這個時代的思路來說,是有道理。但與更先進的模式比起來,就差了很多了。
劉協知道一下子跟王允也解釋不清楚,就說道:
“王司徒,你別認為朕說的那些沒什麼作用,你先按朕的旨意去辦。”
劉協說到旨意的時候,故意大聲了點。
王允聽了,只得拜了一下,說道:
“陛下如果下旨,老臣自然遵旨。只是請容老臣多說一句。”
劉協點頭說道:“你說,無妨。”
王允說道:
“陛下,多管那些工匠之事,既非禮義教化之道,又非練兵強軍之路,還要空耗錢糧,萬一以後朝廷府庫空了,就誤了平定天下的大事啊!”
劉協笑了笑,說道:
“王司徒,如果這些工匠和民夫不被鞭笞,他們的建造之術精進了很多,能讓天下人都住上更好的房子,這是不是禮義之道?如果他們能建造更堅固的城牆要塞,那是不是軍國之事?”
王允聽了,不說話,但臉上看上去憋著一股氣。
劉協見此,知道王允還是看不起這些建築之事,像王允這樣古板的人,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水泥、混凝土的出現,會有多大的作用。
以後數層的樓房、大型的城市、鋪路架橋、堅固的堡壘等等,都離不開建築工和建築技術的發展,這些更復雜的工程和技術,肯定不是派監工用鞭子打人能打出來的。
那些事情現在看來雖然遙遠,但必須著手去推動,從改變工程建造上的制度開始,讓這些強國之術得以早日實現。
說了也不能理解的人,肯定不止王允一個。如果不能說服王允,而以強行下旨的方式讓他去辦,執行上就可能會出問題的。
所以,劉協還是要嘗試著去說服王允理解一點點,要真一點也說服不了,到時也只能換個能明白的人來管這事了。
劉協看到王允不服氣的樣子,說道:
“王司徒,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朕準你多說幾句。
《我劉協開局殺董卓救貂蟬》 第141章 改變之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