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部分 (第1/4頁)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那隻不合時宜的蜻蜓又作何解釋呢?”父親被慶德大伯的一席話感動了,眼裡閃爍著陌生的光徹。

“同樣的道理,季節的變化雖然是客觀的,遵循著它自己的規律,但是它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比如今年的春天就比去年來得早。不定你畫中的那季節就比我們以一般的理解的春天要來得早呢。春天若來得早,那蜻蜓肯定就會比以往的年份更早地立在藕箭上了。”

“哈哈,老哥子,多年不見你確實長見識了,怎麼看你都象一個哲人了。我明白了你的話,若不是*搞改革開放,我們這把老骨頭不知會埋在哪堆黃土下面了。能夠趕上現在這個年代,我們就比上一輩幸運多了,不知要強多少倍,應該感到知足。所以昨晚的事你老哥就不要放心上去了,不就是上族譜的事嗎?讓上不讓上,不是照樣活著,不要當個包袱似的將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父親一說到家譜,慶德大伯的臉色就暗淡了下來。他嘆一口氣,說:“讓不讓我上族譜我倒無所謂,只是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

後來,我知道慶德為什麼不高興的緣由。這次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慶德大伯有兩個心願:第一,是到祖墳上燒點兒錢紙,以表達自己對先輩的哀思;第二是想將父親和自己錄入曾氏族譜,求個歸宿,免得死後成了孤魂野鬼。昨天晚上,德慶大伯將自己的心願對輩份最高的老族長談了半天,但那位我稱之為太公的族長就是不答應,拒絕的理由竟有點兒荒唐,只是因為慶德大伯無後。

“真是瞎扯淡,無後能怪我嗎?年輕時想討媳婦卻因父親的事情誰也不敢嫁給我,年紀大了有了點兒錢,照說可以討了,又力不從心。老弟,你幫我打聽一下,有沒有因無後而不能入族譜的。”

父親一臉茫然,但仍鼓勵慶德大伯:“你不要著急,我幫你想想辦法,不定能柳暗花明。”

對族譜一事我不是十分清楚,能否在族譜上掛上名的條件我更是一無所知。但是自小父親就告訴我,曾姓在百家姓裡是一個顯赫的姓,與顏姓、孔姓、孟姓並列,並是同一個字輩。要知道,顏姓的代表是顏子,孔姓的代表是孔子,而孟姓的代表則是孟子,那可是幾千年來左右芸芸眾生思想的大思想家呀,曾姓怎能與這些顯赫的姓氏為伍呢?父親以前告訴我,這些都是曾國藩的功勞。曾國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曾剃頭”,其統帥的湘軍在*太平天國挽救滿清朝庭的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清朝皇帝為表彰其殊功,特批其重修曾氏族譜。曾國藩是何等精明之人,他不傍歷史上眾多皇帝的姓氏,而是傍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大聖賢。他當然知道,歷朝歷代的皇帝再顯赫,終究會被取代,只有這三大聖賢,幾千來誰也替代不了,曾姓傍上了三大聖賢,不是同樣可以流傳千古,不被替代嗎!這是父親多年以前的解釋,並無確鑿的根據,我有點兒懷疑。後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多留了點心眼,找了一些資料,總算將這個問題搞清楚了,但也徹底否定了父親以前的解釋。在一般人的認識裡,中國古代的聖賢僅限於孔子、孟子和顏子,但是對於曾子,相當多的人並不知道。原來曾子與孔子、孟子和顏子是並列的中國古代四大聖賢,孔子是尊聖,孟子是亞聖,顏子是復聖,而曾子則是宗聖。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其言行以孝著稱,傳說《論語》就是他根據孔子平日的言論編撰出來的。既然聖賢僅限於他們四人,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將這四大姓並列在一起,並且將字輩的順序統一起來也就不足為怪了。只是在清朝以前,四大姓的字輩並未以皇帝欽賜的形式固定下來,但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22年,朝庭欽賜四大姓字輩共二十五個字:“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賢揚。”作為四大姓的字輩,全國統一,不得混亂。例如,父親和慶德大伯是慶字輩的,我就是繁字輩的,那麼我的子女則是祥字輩的,依此下延,迴圈往復。至於顏、孔、孟三姓,我接觸得太少,所以透過認識的人來確定其字輩的機會不是很多,但是從中國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的字輩上,我們就可看出孔姓同樣遵循這一固定的字輩,孔祥熙是祥字輩,他的子女裡不就有一個叫孔令侃和孔令偉的嗎。

從傳統來講,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我們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是非常強烈的,根在哪兒?也就是祖先在哪兒?是一個不容怠慢的原則性問題,不僅證明一個人是否具備德孝廉恥的情操,而且決定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根都忘了,即使他在社會上做出了讓世人矚目的業績,同樣可以全盤否定。而一個人的根在哪兒呢?那就是在

《園區的回憶緬甸》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