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4章 大量人口北遷,關羽一己之力為遼州增加大量人口 (第1/1頁)

叫baby起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統計,解縣近乎八成百姓願意追隨關羽前往遼州。 儘管遼州環境苦寒,又有外族混居,外部也不安全,但只要關羽在,他們並不擔憂安全問題。 僅用五天,整個河東郡便有六十餘萬人響應,十餘萬戶願意遷徙。 這一數字遠超徐晃等人的預估,導致馬匹嚴重不足。 為此,各地只能製作馬車,讓老人和小孩儘量乘車北遷。 不少家族考慮到官府的難處,甚至不要官府提供馬匹,而是用自家牛製作牛車。 蘇雙和張世平還讓人在河東找士族賣馬,賣驢和牛。 徐晃和黃忠徵求士兵意願後,士兵們也基本全部同意北上。 此次遷徙,他們二人將河東郡人口遷移了一半以上,其中還包括張飛、蘇雙、張世平、趙雲等人家屬。 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向北遷移,出發後,徐晃派人通知關羽。 關羽等人收到訊息後,便提前至上黨郡等待。 兩軍匯合後,繼續北遷。 關羽也被這壯觀的場面所震撼,他未曾料到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追隨自己去遼州吃苦。 相比之下,新的河東郡太守的境遇則截然不同,人口驟減一半,想必會十分惱怒。 幸好此時小麥等農作物已經收割,他們不必擔心糧食問題。 一路上,又有不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隊伍,希望能在遼州謀得一席之地。 他們聽說關羽是一個仁慈的將軍,他會保護他們的安全,給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 於是,他們毫不猶豫地跟上了關羽的隊伍,希望能夠得到他的庇護。 關羽看到這些百姓們的加入,心中十分感動。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必須要好好照顧這些百姓,不能讓他們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另外關羽派人去通知趙雲等人,加快時間修建房屋,這麼多百姓遷移到遼州,必須要讓他們有位置安頓。 早在七年前關羽就培養了幾百名讀書人。 關羽收復龍溝谷山匪時有一百多位不滿15歲孩子都被關羽送去讀書。 後面關羽利用這一批人,又培養了幾百名讀書人。 關羽很清楚這個亂世,想要壯大肯定需要讀書人。 其理念與世家註定相悖,已然開罪了這些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定然不會為他效力,那便自行培養讀書人。 培養一批忠於自己的讀書人。 和後世利用科舉選舉人才有點類似,只是關羽是自己培養人才。 和蔣校長有點類似! 這數百位讀書人,不乏成才之士。略加栽培,亦可堪大用。 關羽命令眾人,攜帶百姓戶籍,提前赴遼州丈量無人之土地,給眾人提前分配。 到時候百姓到了可以直接入住新的居所,土地已經分好,他們到了可以直接耕種。 另外讓趙雲派人保護這批人,這批人可是關羽花了七年時間培養的人才。 這也是他在亂世對抗士族的火種。 出發前關羽還讓周倉率隊護送他們北上。 這批人平時不止是讀書,還要習武,個個身體強壯,即使沒有馬匹,他們輕裝趕路,速度還是很快。 經過一個多月的趕路,關羽他們才抵達遼西郡。 遼西郡稍微靠近幽州,關羽到了遼西郡後上書漢靈帝,提議將遼西郡和遼東屬國合併為昌黎郡。 任黃忠為昌黎郡太守。 遼東屬國是西漢元帝時期為安置、管理內附漢廷的烏桓人,而設定的地方建制機構。 現在關羽統一幾大烏恆部落,幾大頭領都在他手下效力,烏恆人從此以後可遊牧,可種植。 關羽會派人教他們種地,還會給他們分發農具。 不少烏恆人願意出來種地。 在遼東所有百姓只有交兩成租子,若收成不好,官府還會給百姓補貼。 第一年提供種子,免一年租金。 這也是關羽向漢靈帝給他們爭取的。 他們到遼西郡後,趙雲已經帶人在遼西郡和遼東屬國安排了二十萬人的耕地和住宅。 遼東郡也安排了二十萬人住宅地。 因為一路上又新增了不少人,還有近三十萬人的缺口。 關羽暫時讓他們在昌黎郡等待,和其他百姓擠一擠。 他親自帶著青壯去玄菟郡和樂浪郡找地方安頓這三十萬人。 實際上昌黎郡和遼東郡還有很多無人區,關羽並不想人員太集中,所以每個郡縣都安排了不少人。 爭取在冬天來臨之前,讓百姓能夠有新房住,還要有足夠的柴火過冬。 可以說187年年底,遼州除了世家大族,所有人都動了起來。 世家大族們非常抵抗關羽的到來,關羽來了後分了這麼多土地出去。 在他們看來,這些土地本應該是他們世家大族的。 幾個大家族準備聯合起來敲打敲打關羽。 可是關羽一天和那些泥腿子待在一起,根本不理他們。 最可恨的是,關羽將官府裡面人員基本全換了,只有一些寒門子弟沒有變動。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關羽新面板義薄雲天多少錢》 第134章 大量人口北遷,關羽一己之力為遼州增加大量人口(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