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0部分 (第1/4頁)

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駐軍立即向當地縉紳追收歷年欠餉欠糧,視情況可以追溯至百年以前!

易飛這是下定決心,完全清除縉紳階層。在這道命令下達的同時,也是開始命令山西開始動員,正在組建之中的三萬鐵騎也是開始移駐京城,同時下令蒙古騎兵作好準備,隨時入關南下協助鎮壓,易飛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哪怕為此讓中華大地血流成河,也決不做任何妥協!

第508章

隆武二年年底,一場大規模的清洗也是毫無徵兆的出現在北方大地之上。

但是這次清洗來的快,去的更快,幾乎是數月之內,便即全部**下去。整個北方大地也是血流成河,無數顯赫一時的縉紳家族也是徹底的灰飛煙滅,甚至許多家族甚至橫跨數個王朝於不倒,但是他們的力量依舊是太弱了,弱的幾乎不堪一擊。

也許是物極必反吧,這次縉紳們不僅沒有召集到百姓助戰,相反眾多的百姓也是自覺的參與圍剿之中。一個個縉紳的除名,不僅意味著大量的財富入手,更是嚴重的震盪著整個社會層次。

縉紳們造反的時機十分的不合時宜,在這種眾叛親離,而且對手強大的情況下與鎮西軍攤牌,等待他們的命運自然不問可知。他們的消失,也是讓大批財富易手,更加重要的是他們名下以及家族原有的田地也是會被抄沒一空,經過再次分配之後,對於社會的穩定也是功不可沒。

在各地縉紳消失一空之後,原本政令只能到達縣城的狀態也是為之一清。如今少了縉紳們的阻擋,朝廷的命令也是第一次可以直接貫徹至村一級的單位。各地原本被縉紳們把持以及摧毀的保甲制也是再一次立了起來,不同於朱洪武時代的是,保甲制的上面不再是當地的縉紳,而是新設立的亭制。

自縣而下,也是再一次被控制於國家手中。不同的是,保甲制以及亭長一職,也再也不是世襲制,而是五年一輪換,除卻保長甲長需要本地人換任以外,亭長一職也是正式由吏員升級為官員,採取的也是流官制。而且亭長的權利再一步的進行擴大,對於治下的保長、甲長擁有人事任命權,可以直接任免保、甲長,但是撤除其職位之前,卻是需要給另一個監督機構提供合理的理由。

這個監督機構自然是鎮撫司,與已經搬至北京的六司一般,鎮撫司也是作為一個常設機構保留了下來。而且這個鎮撫司也是完全獨立,不隸屬於任何政府部門之下,專管官員貪腐以及一些民告官的事宜。換句話說,這就是大明新的錦衣衛,不過,這個鎮撫司只有逮捕與訴訟權,並沒有最後的審判權。

對於他們收押的官員的最終審判權,也是落入執法司手中,執法司則根據現有法律審判。而刑部自此也是成為了歷史,兩司完全瓜分了刑部的所有職能,但是相互牽制之下,卻是能夠形成相當公平的環境。

而易飛到達北京的時候,也是這場不對稱戰爭即將落幕之時,這場清洗也是開歷史之先河。無論規模還是人數,都是超越歷史上任何王朝,只有後世的滿清能夠比擬。但是滿清根本比不上的是,易飛在重建方面的投入,甚至連這個數字的零頭都不足。整個北方近萬餘縉紳遭遇血洗,數十萬人牽連其中,單單發配充軍充作輜重兵的人就有十數萬人,而抵抗被殺的數字更是不知凡幾。

透過清洗,北方雖然依然算不得鐵板一塊,但是政令通行無阻卻是完全達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也是極大的緩解了階級矛盾,而易飛手中為數眾多的錢糧儲備也是足以應付各種大規模的天災,有了充足的賑濟物資,北方再次興起義軍的可能性已經不太可能了。

崇禎皇帝這些日子來過的十分愜意,自他登基以來,還從未出現過這種應者如潮的情況。許多時候,崇禎都會興奮的難以自抑,在與心腹王承恩的私下討論時,崇禎也是掩飾不住心中的振奮。

“士民依舊心向大明!大明還是大有可為!”這是崇禎對王承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他的力量來源,在他看來,只要大明還是有著眾多士民的支援,大明總有一天會再次復興。眼前的低潮只是暫時的,而易飛這個亂臣賊子居然沒有趕盡殺絕,也是留下了大明覆興的火種。

而易飛對於士民的步步緊逼也是讓崇禎幸災樂禍,但是這種局面卻是完全有利於皇室。畢竟從每日間流露出效忠意思計程車民數量越來越多就可以看出,易飛這種政策對士民們的影響之大。

易飛竟然這麼輕視士民,照這樣的情況來看,看似強大的鎮西軍早晚會有轟然倒塌的一天!而且崇禎還覺得,這個日子已經不遠了,易飛南下南京,重心南移

《裂明殺機》 第28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