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章 東城魯肅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港每天生產鐵水二萬多斤的訊息不脛而走,從第三天起,每天下午開爐的時候,新港用木頭、荊棘做成的簡易圍牆外面,圍滿了數千人,都想來一看究竟。

等到新港內歡呼聲四起,外面的人焦急等待裡面的訊息,有相互認識的人跑出來激動地告訴大家:“開爐了,開爐了,一共二萬三千一百斤!”

“吼!吼!”圍在外面的數千人頓時歡呼起來,就好像是他們自己鍊鐵坊生產出來一樣。

果然,自從新港基地出鐵之後,蔣幹成了大忙人,春谷縣和周圍各縣世家豪族的商業代表們把他圍得水洩不通,有的想從他嘴裡瞭解新港的鍊鐵方法,有的想要進貨銷售,給他塞錢塞美女以求生產技術或者照顧生意的,簡直不勝列舉。

袁耀終於明白了當初自己不親自注冊市籍是對的,否則以後就沒有清靜時間做別的事了。

蔣幹按照袁耀制定的價格,以每斤五十錢批發出去。由於春谷一帶已經聚集大量豪族和富商找礦團隊,很多人還沒有找到鐵礦,發現販賣新港鐵錠比自己鍊鐵反而更容易賺錢,所以,新港此後出多少鐵就脫銷多少鐵。由於競爭激烈,開始有人出錢預定,排隊等貨。

這個時候,雖然諸侯戰爭開始兩年多了,但是主要戰場發生在兗州、冀州、幽州等地,全國性的大混戰還沒有開始。等到曹操徵徐州,孫策徵江東之後,全國大混戰才真正開始。

此時,揚州、荊州、益州和徐州都經過數年發展,政治穩定,經濟富足,人口眾多,都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商賈們怎麼能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再說中原一帶,由於戰亂,對鐵的需求反而更大。各路諸侯總計近百萬軍隊急需用鐵打造兵器、鎧甲等等,跟各路諸侯扯上一些關係的大商人大豪族,根本不怕戰亂,照樣能夠把鐵錠銷往中原。

這天,忠義將軍、廬江太守陸康正在看書,孫子陸尚匆匆進來,呈上一份禮帖說道:“大父,袁公子回來了。”

“哦?”陸康把木簡書放下,說道,“正好一個月過去了,袁公子也算信守承諾。”說完從陸尚手裡接過禮帖展開一看,上寫:“汝陽袁耀壽禮:鐵二萬斤。”

陸康驚道:“袁公子真的找到鐵礦了?怎麼會有這麼多鐵?”

“是的,”陸尚答道,“據說每天產鐵二三萬斤。”

老將軍腰好,腿好,嚯一下站起來,指著陸尚說道:“什麼,每天產鐵二三萬斤?你……沒有聽錯?”

陸尚道:“袁公子、周公子、成德劉公子、壽春蔣公子就在外面等候,大父可以親自問他們。”

“快請進來!”陸康說道。

新港基地連續數日開爐,礦工們已經完全掌握冶煉技術,袁耀留下袁雄和周邑的趙成等人留守新港鍊鐵,自己和周瑜、劉曄、蔣幹、馮冪等人回舒縣教農人插秧。

兩天後袁耀再次出現在舒城的大道上,跟他一起去看育秧田的還有受數百親兵保護的忠義將軍陸康。

袁耀、陸尚、周瑜、劉曄和蔣幹五人騎馬做前導,陸康的車子在中間,後面跟隨太守府相關官員。

一路上百姓紛紛圍觀,都在讚道:“嘖嘖,那五個小夥子是誰,面子這麼大,給忠義將軍當前導。”

有認得陸尚的人說道:“右邊第二位公子是陸郎中,中間那個女孩子……不對,應該是個少年,他是誰,竟然處在中間,能得到陸郎中的陪侍?”

有人道:“誒,上個月聽說周家來了一個表弟,搞一個什麼試驗田,說是可以提高水稻產量,還能縮短生長週期,那幾位會不會就是周家公子和他們的表弟。”

“是嗎?”有人說道,“左邊那個長得黑壯的,一看就是種過田,一定就是周氏的表弟了。”

“走走走,一起去看看……”

出了城,一路上大家看到很多稻田,那些播種得早的,秧苗已經稀稀落落長出,播種的晚點的,種子才發芽不久。

古人種稻,採用直播技術,把種子直接撒進田裡,然後按時施肥灌溉即可。省力倒是省力,可產量確實很慘。

長長的隊伍正在旌旗飄飄中蜿蜒前行,突然前面大道拐彎處有十餘騎快馬奔出,隊伍一陣緊張。

只聽到陸康親兵隊長大喝一聲:“止!警戒!”數百衛士立刻駐足頓戈,緊緊護住忠義將軍車馬。

正在快速奔來的十餘輕騎,突然撞見大隊官兵,也同時駐馬止步。

親兵隊長大聲喊道:“此乃忠義將軍車隊,何人擋路?”

前面隊伍中為首

《中國的礦業大王》 第32章 東城魯肅(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