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造紙廠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家大鐵官哪肯輕易認輸,天天來打探我們的訊息,知道木炭熱量不夠,必須用煤炭才能燒出跟我們一樣的好鐵,便派船跟蹤我們的運煤船,也到饅頭山勘探煤礦去了。聽運煤的工人說,他們已經在我們煤田旁邊挖好幾個勘探井。公子,你說過還有幾處容易挖到的煤田,萬一他們真的挖到了怎麼辦?”
“那幾處離我們的煤田還遠呢,就算他真捨得花成本去找出來,那時我們的鐵已經遍佈天下,成本永遠比他低。再說,等到我們採用新的鍊鋼技術,就連我們今天煉出來的鐵都沒人要了,他煉出來賣給誰?”
“那倒是。不過,僮艼那傢伙只怕不會輕易認輸,聽說他大兄在豫章郡任南部都尉,手握上萬兵馬,二兄在太守府任督郵,僮氏家族是春谷第一世家,在丹陽郡也有一定勢力,他不知公子身份,我們也要小心一點。”
袁耀笑道:“他不知道我是誰,但知道公瑾是宛陵令的侄子,我們有公瑾這麼大的靠山,還用怕他?只要他不跟我們搞事,其他隨便他折騰吧。”
袁耀和袁雄一路聊天,不久來到小桃衝鐵礦南部的筆架大河邊,一千名工人正在那裡修建圍牆,圍出一個五十畝左右的工廠。工廠的大棚裡,曬乾的楮皮堆積如山,八個嶄新的大釜已經矗立起來。
袁耀聽到“叮叮叮”的聲音,循聲看去,見到幾十名工人正在十塊巨石旁開鑿石槽,石屑紛飛,又有兩個技師坐在另一邊正在聚精會神編制竹簾。
一個月前袁耀剛到春谷探礦時,發現春谷山中到處都生長楮樹(構樹)和竹子,這是造紙的好材料。因此,袁耀在買鐵礦場時,故意買到筆架大河岸邊,打算將來在這裡建造紙廠。
此時正是春夏之交,是剝採楮樹皮的最佳時節,袁耀回廬江前交代袁雄釋出公告收購楮皮,十五天內有多少收多少。又派人到各縣招募有經驗的抄紙工人,並把圖紙交給袁雄,讓他找人制作大釜、石槽等造紙工具。
這個時代的紙張質量很差,粗糙,易爛,只能作為臨時書寫使用,無法長久儲存。袁耀計劃把後世成熟的手工紙技術複製出來,讓木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造紙術的本質就是如何提取植物纖維。這個時代的造紙工人已有豐富經驗,之所以沒能製造出高質量的紙,主要在於他們不瞭解哪種植物纖維更加適合造紙,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提取高純度的纖維。如果按歷史發展,造紙術需要再過一百年的積累才能真正適合用於書寫,兩百年後才能完全取代木簡。
但古人遇到的這些難題,對於21世紀化學專業畢業生來說都不是問題。別說袁耀曾參觀過涇縣宣紙廠,瞭解造紙的全部過程,就算沒有,只要抓住造紙術的這個本質,一個現代化學專業學生也能用一兩年時間解決古人上千年的技術積累。
袁耀走到兩名編抄紙簾的技師旁邊,拿起他們編好的竹簾看一眼,不覺得眉頭皺了一下。
“大公子,不行嗎?”袁雄見了急忙問道。
“竹絲太粗了,再細一點;間隙也太大了,再密一點。重編吧。”
“公子,”一名技師解釋道,“我們編過很多竹簾,不用編得太密。”
“過去你們做的沒錯,現在不同,竹絲能做多細做多細,簾紋能編多密就多密。”
袁耀知道,他們按照以前的粗纖維製作抄紙簾,確實不用編得太密。但是如果用來抄袁耀製作的精細纖維紙漿,那就沒法抄紙了。
兩人正要再說什麼,袁雄說道:“不必說了,照公子說的做,到時若是不好,不怪你們。要是不照做,到時耽誤了事情,就是你們的責任。”
“是。”兩人只好在不情願中放棄編到一半的竹簾,重新加工竹絲從頭再編。
放下竹簾,袁耀問道:“抄紙工和雕刻工招到了多少?”
“有經驗的抄紙工只招到三人,正在帶領十個徒弟整天練習抄紙。雕刻工有二十六人,這兩天已經開始雕刻了。”
“這年頭造紙工人太少了,能招到三個抄紙工已經很不錯了,以後慢慢培養吧。”袁耀道,“走,帶我去看看雕版圖書作坊。”
袁耀跟隨袁雄來到另外一個棚子裡,一群木工正在刨木板。這些木板都是梨木製作,用來雕刻雕版圖書的。棚子的角落已經堆滿上百塊十六開大小,打磨得光滑平整的梨木板,袁耀檢查之後十分滿意。
出了這個工棚,在另外一個工棚內,一群雕刻工匠正在梨木板上用工工整整的反寫隸書雕刻《論語》。這是袁耀打算印刷出版的第一本圖書。
袁耀拿起
《中國的礦業大王》 第40章 造紙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