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章 露天銅礦床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白家山往東北方向走去,分別是寶山、老山、小銅官山、老廟基山、松樹山、筆山(筆架山)等幾個礦段。其中小銅官山、老廟基山和松樹山三個礦段適宜露天開採,並且儲量佔整個礦床大半以上。

此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到處是灌木叢林。袁耀命隨從們披荊斬棘,開出一條小道,走了一公里多山路,到了老廟基山礦段,袁耀讓隊伍停了下來。

雖然地貌跟後世有很大不同,但是依靠筆架山和銅官山作為參考,袁耀仍然很容易確定礦床的位置。袁耀繪製過銅官山銅礦床的地表環境圖和地質剖面圖,不僅對礦床位置瞭如指掌,對地下的礦石分佈也瞭然於胸。

這裡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露天開採的礦坑所在地,當地人叫做“大窪宕”。

袁耀根據周圍地形確定大致範圍,劃出東西兩個挖掘點。東邊的挖掘點,袁耀畫出了一條寬約1.5米,長50米,西北東南走向的壕溝;西邊的挖掘點,袁耀畫出了三個直徑兩米的探礦坑。

袁耀道:“從這裡挖下去,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東邊這個壕溝應該能夠挖到銅礦,西邊這三個礦坑應該能挖到鐵礦。”

眾人知道真正驗證袁耀探礦本領的時候到了,個個興奮異常,馮冪雙手不停地輕輕拍掌。

周瑜更是急不可耐,自從袁耀在他家門口發現鐵礦之後,他就希望再次有個機會證實一下,如今終於等到,立刻命數十名隨從動手挖溝。

陸尚也聽周瑜和蔣幹講過袁耀發現鐵礦的故事,他不敢懷疑兩人騙他,但又覺得過於神奇,這正是驗證傳說的時候,也立馬指揮自己的百名衛士動手開挖。

袁耀對謝奇道:“銅官長,能否借一些運土的工具?”

“當然可以。”謝奇見到大夥幹得熱火朝天,也受到感染,打發身邊隨從回去找幾十名礦工拿簸箕來運土,作為東漢著名的礦山工程師,他親自上陣指揮挖掘。

午飯時間,大家就在山中烤幾隻山羊,吃大餅和野果當午飯,吃完繼續挖掘。

正午剛過不久,突然工地上一陣歡呼:“挖到了,挖到了!陸公子,袁公子,挖到了。”

袁耀等人正在草坪上或坐著,或躺著休息,周瑜、陸尚等人聽到叫喊立馬跳起來跑過去觀看,馮冪也跟著跑過去,發現袁耀懶洋洋爬起來,叫道:“袁公子,快起來看,挖到了。”

袁耀打個哈欠道:“急什麼,我早就知道會挖到的。”

周瑜等人跑到壕溝邊,衛士們和礦工們紛紛閃開,謝奇正蹲在地上檢視一堆礦石。

“銅官長,怎麼樣,是銅礦嗎?”周瑜問道。

謝奇拿起一大塊礦石站起來答道:“沒錯,是銅礦。袁公子,袁公子……”

謝奇轉了一圈,才發現袁耀在眾人後面慢悠悠地走過來,謝奇把礦石遞給袁耀激動地說道:“袁公子,是銅礦,真的是銅礦。”

袁耀從謝奇手中接過一塊灰黃色的礦石看了一眼,說道:“這是磁黃鐵礦-黃銅礦礦石。”

當年日本鬼子在老廟基山開採鐵礦,就是因為發現了這塊礦石,從而放棄開採鐵礦,轉為開採銅礦,從這裡掠奪了大量銅礦資源。

礦業小白周瑜高興道:“這就是說,同時找到了鐵礦和銅礦?”

袁耀聽了滿臉黑線。

漢末礦業專家謝奇說道:“銅礦石中伴生的鐵礦利用不了。”

“利用不了?”周瑜等人好奇,問道,“為什麼?”

謝奇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之和銅礦伴生的鐵礦,練出來的鐵都不能用,很脆,只能當礦渣扔掉。”

劉曄問袁耀道:“袁公子知道為什麼嗎?”

“當然知道,”輪到21世紀礦業專家袁耀解答道,“因為礦石中含有大量的硫,硫含量多,鋼鐵就脆。”

“對對對,燒銅礦時有刺鼻的硫磺味道,說明銅礦含有硫磺,原來是它導致鐵礦不能利用。”謝奇向袁耀拱手說道,“袁公子年紀輕輕就如此博學多識,謝某之前有眼無珠了。”

袁耀回禮道:“雕蟲小技耳,銅官長過獎。”

周瑜道:“沒有辦法脫硫嗎?”

“有,但是技術複雜,成本太高,所以最好當礦渣扔掉。”袁耀答道。

給黃鐵礦脫硫鍊鐵,在21世紀都是個難題,別說2世紀了。

眾人拿著礦石傳看,劉曄把礦石塞給蔣幹後問道:“袁公子,只有這裡有礦嗎?”

“不止,”袁耀指著來路說道,“剛才我們走過來

《三國礦產小說》 第24章 露天銅礦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