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2部分 (第1/4頁)

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宗年間,全國佛教徒僧尼共四十多萬,如今武功上能與道教高人匹敵的,只剩下一個宏道了。其它和尚的武功,如十八羅漢之流,頂多和鄧元超相齊。禪宗和尚沉醉在話禪之中,整日思索“我是誰?”“從哪裡來?”“來世間幹什麼?又要到哪裡去?”這樣一些人類永遠無法破譯的謎,荒廢了武功上的打熬。唯有一個郭子嶽,此時正在閉關打熬金剛神功,要等屆時與趙歸真光明正大地決一死戰。哪知趙歸真算準了君子可欺之以方,反倒利用了佛門靜待決戰之虛,一舉殺了尉遲教主。

趙歸真回到聖道教總堂,尚不到寅時,前後只用了一個時辰。

劉玄靖等人要為他慶功,他制止了。他要掐算宏道什麼時候趕來,郭子嶽又會不會提早出關?他要謀劃新的打法。

第二天早上,趙歸真身穿當時道教最高等位的三洞講法師的服飾,引著眾道士進宮為皇上的望仙台落成慶典舉行法事。

五百名道士皆騎軍馬整隊而行,趙歸真卻端坐車中,目不斜視。

望仙台,臺高百尺,約十丈以上。它是石頭、磚、木料、琉璃瓦等等的混合材料建成的高臺式道教建築,正史對這望仙台多有記載。唐武宗死後五十年,僖宗光啟年進士蘇鶚寫的《杜陽雜編》中,記得尤為祥細。

蘇鶚聲寫道:“望仙台上又修隆真室,拌和百寶粉末塗在地上,美玉做成門楹,黃金做成斗拱,銀製的門檻,玉砌的牆,晶瑩發光,金碧輝煌,令人百看不厭。裡面陳設玳瑁帳幔,火齊床,燃龍光香,擺無憂酒。這些東西都是其它國家進貢的。皇上每次齋戒沐浴,召見道士趙歸真而下,探求希夷之理。”

臺高百尺,約三十三米,約十一丈,並不算太高,因為唐武宗和他的寵妃經常來臺上望仙求仙,如是太高,豈不太勞皇上筋骨?所以高度極為適中。

望仙台並不太高,可是它建造在長安城地勢最高的龍首原上,建造在含元殿後面的高地上,北邊是御花園,和一個很大規模的太液池;東邊是一片開闊之地,可以看見流人渭河的灞河,一片蒼茫,更可以看見太陽從遠處的平川上升起,令人心胸開闊。它甚至比含元殿正殿也略高,因此可以看見整個長安城。

唐武宗很喜歡望仙台,更喜建在它上面的隆真室。隆真室建得比他在宮中的任何二處殿樓閣館都美,而又四面空曠、視野開闊。望仙台外面是壯美人間景色,而隆真室內是最精美的人間居室。

隆真室坐西向東,佔了望仙台的西北角約四分之一的地方,其餘地方全是空臺,留以望仙,晨吸東來紫氣,暮賞西下夕陽,再加美人醇酒,神仙獻媚一武宗也算是享足了人間至尊的派頭。

上午時分,趙歸真迎來了武宗。

武宗攜著王才人,登上了望仙台。仇士良李德裕趙歸真等十數位顯貴相隨。這天是落成開光大典,法事已經完畢,樂隊還在臺下的樂池中奏樂。那樂曲聲從下面飄上來,由長空的風吹散,若有若無,倒真象是仙樂從空中雲端飄來一般。

眾人隨武宗登上望仙台,頓時讚美之聲四起,不絕於耳。

只見臺上排列有序地置放著銅製的十二生肖鑄像,每種動物的頭頂上都有一銅製的盤,上面擺著一盞玉杯,以承仙露。此後每日將有專人於清晨收集仙露,為武宗調和金丹或調製早飲。

在望仙台的正中間,一尊半臥的仙女像上,擺著紫魂盆,紫瑰盆更是一隻特大的承接仙露的大寶盆,它在造型上與飲仙露而醉臥的仙女渾為一體,仙女醉眼迷濛,以手攀盆,抬頭望著盆中,神態欲仙欲死,更是叫人歎為觀止。

仇士良大聲說:“當此絕佳美境,不可無酒。酒來!”

武宗一聽,頓時冷哼一聲,道:“仇愛卿,這裡不是朝中。望仙台上,當由神仙唱主角,連朕也沒有呼三喝四的份,卿何不收斂一點?”

自從甘露事變後,仇士良位極人臣,文宗從來就只有依順他的份。這武宗是他帶兵擁立的,今天,卻對他如此呵斥,叫仇士良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仇士良大怒:“陛下今日怎麼對老臣如此無禮?如非老臣當日帶兵臨十六王宅,接潁王而擁為當今皇上,焉有陛下今日?”

李德裕斥道:“請問中尉,當日發的是誰家的兵?”策反馬元贄之事,已經知會了他。

仇士良一怔,一時無言以對。

李德裕怒道:“仇中尉發的是李家的兵,還是你仇家的兵?

眾所周知,當日發的是李家的兵!諒你仇士良也不敢說發的是你仇家的兵!你發李家的兵,擁李家的王爺

《神怨佛痴全文線上閱讀》 第7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