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忠孝可兩全 (第1/4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上衙後,也是先到梁太尉處坐一會,寒暄幾句。梁太尉現在視我為親信。他微笑著掏出昨日的《蘇大學士精選作品一百首》並《序》。說到:“李帥,這些作品選得很好,能夠代表先父高才。《序》也寫得很到位,但尚有幾處用詞,我嘗做了提示,請再斟酌些。”
這回說得很客氣。我拿過一看,勘誤之處,皆為開篇一段:“佳作一百首者何?先父蘇諱軾所著也。取一生之所出,精選一百首,皆正偽謬,去取褒貶,上足以合聖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也。”
梁太尉批雲:
“先父蘇諱軾”宜改作“先父蘇諱子瞻”。(注:因晚輩稱呼長輩,取子不取名者也。)
“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也”宜改作“下足以訂傳抄之失者也”。(注:因失者乃傳抄之誤,非史者之誤也。)
僅此兩點勘誤,足見梁太尉文筆功底。
於是,笑曰:“殿帥批語精準,末將佩服!”
梁太尉笑曰:“李帥,先父文集就拜託了!”
我笑道:“有王都虞侯幫襯,今日便可刻印!”
梁太尉正色道:“本該老夫自出,王稟這賊偏要出頭,便由他去!”
我笑著起身,道:“末將告退,即刻安排刻印,望能使文壇早日見得殿帥一片孝心!”
然後抱拳,轉身離開。
回到我的殿前副都指揮使司,王稟這賊早已候著了。
王稟諂笑曰:“李帥,如何?”
我笑道:“王將軍,多虧今日我為你分辯了幾句,否則,殿帥便不肯解氣。”
王稟又諂笑曰:“李帥,那便是同意了?”
我笑著將初稿遞給,道:“我與殿帥早有深交,李某出馬,焉有不答應之理?今日即刻印兩千餘冊,不得有誤!”
王稟抱拳道:“謝李帥,末將即刻安排。”
揭過王稟刻印蘇軾選集。單說蘇軾選集印製不久,求者無數。不是以前沒有,而是經過崇寧二年下詔禁燬,所剩無幾。而且蘇軾作為文壇領袖,在讀書人的心中那就是神的存在。所以,印製兩千冊,供不應求,是預料中的事。
而且,梁師成以蘇軾私生子的身份刻印先父文集,本身帶有神奇色彩。讀書人有個特點,就是大都喜歡獵奇,否則哪能耐下性子,坐冷板凳寫那些傳奇小說?不過是生活中無奇可獵,自己創造個奇境,滿足獵奇心理罷了,算是自娛自樂吧。您以為小說家為什麼寫呢?
不過,梁師成的這一壯舉也給他帶來了好名聲。古代尤重“忠孝”二字,這是修齊治平的根本。一個私生子尚且如此顧念先父,叫那些嫡子情何以堪?於是,找梁太尉師成孝廉的官員絡繹不絕。連趙佶也聽說了,叫內侍找來一本展讀。讀過之後,在朝堂上大加稱讚:“誰說忠孝不可兩全?梁太尉乃忠孝兩全之楷模!”。之後,禮部認為其情可宣,視為典範。上報趙佶,傳旨全國,通報表揚。梁太尉師成先生一時孝廉無雙,成為文人楷模、官吏標杆。把個梁太尉師成先生高興得什麼似的。見了我,比見了美女笑得更歡了。
不過,蘇軾選集卻一贈而空了。這就是個事兒。
於是,梁太尉第一次走進我的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司。對,是第一次。把外間的那些侍衛、親隨驚得發懵了。過了老半天,才努力地敲我套間的木門。我正讀書呢,以為出了什麼大事,推開門一看。也吃了一驚:“咿呀!梁太尉!您怎麼......”
早就忘了我們平時是稱呼“殿帥”的。梁太尉現在視我為股肱,可不管我稱呼他什麼了。只要我不直呼其名,想來我稱呼什麼已不重要了。
我受寵若驚地把梁太尉請進我的裡間,請他上座。他先是說我的裡間擺佈淡雅,又說我的桌椅方位符合風水佈局。然後才回到主題,和我商議蘇軾選集再版加印的事。
這事我早在禮部奉旨通報全國之時,我就已經在考慮了。大家知道這事由我籌辦,找我替梁太尉刻板印刷蘇軾選集的官員,已經有好多位了。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於是,我對梁太尉道:“殿帥,這個機會我們還是留給我們禁軍內部為好。”
梁太尉道:“還是罰印兩千冊?”
我笑道:“殿帥,蘇大學士文采超群,一世英名,怎麼能以罰之名?”
梁太尉道:“那該以何名義?”
我笑道:“殿帥,以獎之名?”
梁太尉道:“獎?又以何名義?”
我笑道:“殿帥,我們入職殿前司以來,尚
《梁山不招安和方臘聯合能滅宋嗎》 第41章 忠孝可兩全(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