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5部分 (第1/4頁)

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罷。深深的行了一禮。

俞清瑤趕忙站起。屈膝還禮不迭。“世子折煞小女了。原是清瑤無禮在先。遇事只想保全自己。世子心懷寬廣。原諒小女。小女感激不盡。”

“景暄有錯。知曉姑娘到來。未曾命人暗中照顧。才失誤引威遠候世子進了內院。與姑娘發生一些不愉快。幸好姑娘智勇兼備。脫了困局。便是外祖母也提起。說京城裡許久沒見過姑娘這樣鎮定聰慧的女孩了。若不是······早就請姑娘到公主府做客了。”

省略的話。當然是周芷苓扯出來沐天華“臨州養病”的謊言暴露端王與其的私情。後面引發的一團亂就不必多言了。

兩個人對著行禮。互相攬錯到自己身上。看得溫如晦連連點頭。他是儒家弟子最喜歡溫儉公良讓。在他看來。一場誤會消弭無形。再好不過。至於俞錦熙麼。臉上的冷笑逐漸變成疑惑。疑惑在慢慢定格在不爽上。

隨意的用帕子擦了擦口。往桌子上一丟

“小子。跟我出來。”

齊景暄便跟在後頭。急的小廝小召忙不及的追上。“世子爺。慢

俞清瑤呆呆看著猶自晃動的靛藍棉布門簾。蹙眉疑惑。心理猜不透父親跟齊國公的世子到底什麼關係。為何齊景暄這麼聽話。讓站就站讓走就走。一句怨言也無。

溫如晦解開了她的疑惑。“景暄是先生的記名弟子。”

“哦……啊?”

俞清瑤震驚的瞪大眼不可相信。

齊景暄是何人?是當朝皇帝胞姐的外孫。也是長公主唯一的後代。身上同樣留著東夷皇族的血脈。身份尊貴。他想拜師。什麼人不能拜?在朝在野的大儒多了。不是更好的選擇嗎?即便學兵法陣法。齊國公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不教自家兒子。需要他萬里迢迢去北疆找父親嗎?

“呵呵令尊學究天人。景暄能拜在先生門下。是三生有幸。”

溫如晦眼中毫不掩飾的崇拜。叫時常被父親氣得花容失色的俞清瑤。根本無法想象。可能是燈下黑吧。換了別人俞清瑤會認真想一下內裡的原因。可是他是她的親生父親啊。注意力只糾纏在“父親跟母親相比。心理到底有沒有她”這種更實際。也更重要的問題上了。

其實那副大漠地圖說明了一切。

不是隨便在泛黃的棉布上畫幾條線。標註幾個地名。就能稱之為地圖的。前朝多少皇帝都沒做成的事情。偏讓俞錦熙做到了。難道真是運氣?

俞錦熙博學多才。堪稱千古一人。精通天文星象之術。可透過觀測星星。判斷日期、方向。否則大漠裡一次風沙。颳了三四天。誰知道自己在哪裡?同時。也精通地脈堪輿術。可觀察地表土壤。山川流向。判斷四五百年內及以後的變動。地圖上的距離千萬裡。等閒人誰能一一走遍?順著一個方向走上兩三個月。靠這種方式一輩子也繪製不了地圖。此外。醫術。北疆苦寒。缺少大夫。一旦得病。除了祈求老天之外。別無辦法。指望別人不如指望自己啊俞錦熙在北疆軍中。就是有名的大夫。並且深入大漠裡。用的就是大夫身份做偽裝。否則真要千軍萬馬保護他?那是杯水車薪。找人注意。死得更快

此外。俞錦熙還是個語言天才。大漠裡蠻族之間也不是和平的。不同的種族也有不同語言。只要相處兩個月。他就跟本地人一樣。十年來。他不僅是畫了一副地圖。還寫了一本厚厚的關於大漠個民族的風俗、習俗、禁忌。記錄了北疆的天氣、雨水、寒冰時期。為指引未來的北疆戰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啊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有了地圖。有了那本厚厚的筆記。大周朝滿朝文武心頭大石都落地了——再要是輸的話。只能說指揮的將軍是白痴了。連●朝丞相也不得不言。俞錦熙一人。抵得上百萬雄師

旁人專精一門。研究一輩子。也未必能達到的高度。他不但精通。還能融合匯通。

此外。他還精通書法、棋藝、繪畫、詩詞。在忙著繪製地圖的空隙。隨便有感而發寫了幾首詩詞。就成了“詩仙”······還能用什麼話形容呢?只能說是天生妖孽了。

也難怪比俞錦熙晚了七年的丁卯科狀元溫如晦。甘願以弟子之禮。他是進了翰林院後。才發現俞錦熙的鄉試、會試和殿試的卷子。文采卓絕。義理明晰。頓時驚為天人。介紹給好友景暄。這才有了景暄北疆之行。

也是景暄幸運。到達北疆後。就遇到回到一年才回北疆軍中修養一次的俞錦熙。見他出身不凡卻肯吃苦·興致來時教了幾天。沒有正式拜師。

《古代剩女的現狀》 第9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