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特區計劃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茅庚有些不真實的感覺,大宋的最高領導層實在是太可愛了,自己編造的這個故事原本不過是出於自保而不得不瞎編的,但就因為自己所說的這麼一件不靠譜的事情,卻引發了各種匪夷所思的擔心,最後經文元一通攪和,居然出現了最想不到的結果,這讓茅庚啼笑皆非。
但茅庚隨即一想,就算到了後世,也屢有荒唐的決策事件發生,比如說畝產萬斤的“放衛星”,最高領導層竟然也跟著頭腦發熱,其中大科學家錢學森一個天真的推算——根據植物接收太陽的光合能推算畝產可達四萬斤——也許起了誤導作用,雖然錢學森推算的是糧食的遠期產量,但世上的事,差之毫釐,就謬以千里。就象今天這樣,事情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走調,哪怕睿智如趙昚君臣,也不能例外,也許他們真的是被飛天的熱氣球和一系列他們難以理解的事情搞懵了。茅庚也設想了一回,設想在後世,假設一個展示了諸般超級科技的外星人若是聲稱他就是來自深海中的某處,又會有多少人會質疑呢!
不料此時蕭燧站了起來,對趙眘深施一禮,再一次梗著脖子說道:
“啟稟官家,老臣以為,茅小哥所言,實在是有些捕風捉影,焉能盡信!我大宋素重教化之功,尊聖人之道,以儒家禮教立國。若照‘百花齊放’之策行去,勢必重回諸子百家爭鳴的老路,那時只恐異端邪說盛行,各色沉渣泛起,萬一再有野心勃勃之人趁機謀事,則後果實不堪設想!故而老臣深以為憂,竊以為如此輕率行事,誠非社稷之福也。”
蕭燧出身臺諫,是本朝錚錚鐵骨的的人物,昔年秦檜權勢熏天之時此君就不買秦檜的帳,連茅庚這個不怎麼關心政治的也有所耳聞。茅庚一看,這位老先生果然是敢於說話的人物,倒是令人欽佩。茅庚也知道,事實上就算宋孝宗要推行一個新政策,不光要過臺諫這一關,還要面物件朱熹這樣的不給皇帝面子的臣子的上書諫諍,並不是趙昚想怎麼幹就能怎麼幹的。
趙昚一看蕭燧話說得有些危言聳聽,不過細細一想好象也不無道理,趙昚一想起蕭燧就想起了臺諫,諫官有事沒事便要公然指責皇帝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向來沒有要給皇帝留面子的說法,這要是也登在報紙上,讓大宋街頭巷尾都議論皇帝的不是,那豈不是糟糕之極!更有朱熹一類人物,一向都是妄議朝政,那些刻薄的言論要是也登在報上,皇帝也一樣顏面全無。
趙昚正沉吟之際,文元又開腔了:
“啟稟官家,小生以為,蕭參政所言,實在是出自謀國之心,不過小生也有一個對策,這個對策,既要杜絕異端邪說,又要實現百花齊放,小生斗膽說出來,還請官家和列位大人指正!”
對於辦報這件事,這屬於猜題範圍之內,來此之前文元和茅庚就做足了功課,此時不表現一番更待何時!
趙昚聽說文元有兩全其美之策,人家年紀雖小,但畢竟辦報經驗比誰都足,自然要聽聽他的說法,當即鼓勵文元但說無妨。
文元其實要說的對策,當然是來自茅庚,也就是茅庚後世耳熟能詳的那一套新聞出版制度。首先,是將報紙分官辦、民辦,官辦報紙主導輿論,民間報紙偏重娛樂。其二,報紙一律實行審查制,尤其在議政方面,民辦報紙的大方向應該保持與朝廷一致。
一經文元說出此策,在場的都是政壇高手,立即便覺得此議可行。因為大宋向來不**籍出版,民間出版書籍並無限制,孝宗朝對於各種派別的儒學爭論更是不加限制,以至於有朱熹和陸九淵的鵝湖之會的理學與心學之爭,又有歷時一年多的朱熹和陳亮以書信方式的長篇辯論,後者是理學與實用主義的“事功學派”的論爭。完全可以說,孝宗朝是大宋思想學術最為自由的年代。
趙昚對於《新報》也從來沒有禁止發行的想法,只是對於官方辦報究竟應該如何辦才好,一時並無妥貼的想法,如今聽文元如此一說,心裡便有了譜。原本趙昚還想延攬文元到臨安來辦報,如今一看,官辦報紙大可不必假手他人,在朝中便有諸多勝任辦報的人才。
至此,廷對跑題跑了一大圈,終於回到了正題。
趙昚這時也回過味來了,這才記起了本次廷對預定的議題,熱氣球的事算是議過了,然後跑題跑了一大圈,又跑回第二個議題——辦報,辦報看來到此可以打止,那接下來就該議及資水航運改造以及官營水泥之事。
趙昚清清嗓子,說道:
“眹聽說兩位生員在資水上修築水力機關以方便行船,地方上對此各執一詞,眹想聽聽你們二位的看法。”
按照分工,這是由
《大宋新朝》 第七十一章 特區計劃(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