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抗浪船型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熹還沒有弄明白格物院到底是個甚麼機構,不過格物這詞兒倒是自己使用頻率相當高的詞彙之一,差不多比的上仁義禮智信這類詞彙的使用頻率了。
不過,到特區這段時間以來,“格物”詞條時常見諸《特區新報》,其中的意指好像有所不同,似乎是專指所謂的“科學研究”。
朱熹感覺到了有一種莫大的壓力,話說對這“科學”,這些年自己也沒少研究,比如研究天文一口氣就研究了若干年,但自己研究的那點“科學”,在茅庚和眾“哈唐海歸”面前,那就是什麼都不是。
好吧,格物院這個格物院長,貌似茅庚才是不二人選。
不過呢,那個鐵甲戰車太有**力了,其吸引力甚至超過了天文學,要是一口回絕,沒準鐵甲戰車就失之交臂了,再說佔著格物院長的位置,大約還能隨時掌握最新技術,機會難得得很呢!
朱熹很明顯有些遲疑,臉上的表情把糾結的心態表露無餘。
陸九淵笑道:
“元晦兄,人生也有涯,元晦兄不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恢復中原嗎!我想若是元晦兄參與打造鐵甲戰車,或許能早一兩年造出鐵甲戰車,為那鐵甲戰車早日出世,這格物院長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而且元晦兄,普天之下,論起‘格物’,又有何人能與元晦兄相提並論,這格物院長,自然是非元晦兄莫屬。”
趙抦本來是一副打醬油的表情,這會兒也覺得陸九淵所說似乎大有道理,當下也一力勸說。
朱熹心說,陸九淵提醒的對,自己年過六十,只怕沒幾年光景了,既然如此,當奮起餘生,為北伐大業盡一份心力,好吧,那就勉為其難當一回格物院長吧。
就這樣,史上第一任格物院長的頭銜就落在了朱熹頭上。
不提茅庚將格物院長這個位置讓與了朱熹,話說兩老外波特和羅德曼在特區也呆了若干時日了,這兩人呆在一個黃種人佔統治地位的地方,說沒有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兩人今日便結伴來到了茅庚的特首辦公室,直等到這會兒茅庚從國公行轅歸來,等茅庚一進辦公室,便一臉誠摯地邀請茅庚共進晚餐。
茅庚心道,這兩個傢伙的漢語水平見長啊,這兩人找自己一定是在動什麼心思,那還是叫上老丘吧。茅庚多了一個心眼,自己單獨與這倆夷人進餐,這裡的宋人不知道又要作何聯想了。
哈唐大酒樓除了中餐之外,也有西餐,比如牛扒、豬扒,還有鹿扒,波特和羅德曼兩人點了鹿扒,臺灣這裡產水鹿,鹿肉並不精貴,倒是牛基本上都被充做耕牛,在臺灣大開墾這段時間,牛顯得尤其寶貴,所以哈唐大酒樓很少有牛扒,鹿扒的味道跟牛扒差不了多少,兩人拿著銅製刀叉,一邊享用鹿扒,一邊表達著自己的意思。
為了更精確地理解倆老外的意思,李和勤也被老丘叫來一起作陪,李和勤是馬來西亞的華裔,英語和中文都說得十分流利,有他在,當兩個老外蹩腳的漢語無法溝通得時候,那還有李和勤這個翻譯在。
“茅,我們,想去澳大利亞。”波特操著一口蹩腳的漢語說道。
“你們兩個都要去澳大利亞?我說波特,你不是想去美洲嗎!改主意了?”老丘覺得波特這傢伙就是善變得很,先前還說要留在安南,要讓安南付出代價,後來又跑來特區,宣稱按照他的設計造出蓋倫型抗浪船之後,就要橫穿太平洋,去往美洲,這會兒忽然又說要去澳大利亞,說變就變。
“丘,我,美洲一定要去,but,我得先去澳大利亞,再去美洲。”
波特說完又用英語跟李和勤說了一遍,經過李和勤翻譯,茅庚和老丘終於明白了,原來波特擔心美洲有印第安人,波特單槍匹馬前去也許會被印第安人撕成碎片,屢次想動員羅德曼與他一美洲,但羅德曼以為去美洲不如去澳大利亞,反倒做工作讓波特和他一起前往澳洲。
波特一想,羅德曼說的也對,澳洲畢竟比美洲近得多,而且澳洲的土著比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好對付得多,就風險角度而言,去澳洲比美洲風險低得多。
此外羅德曼和波特都有一種種族的疏離感,這年代固然是大宋領先全世界,但兩人在滿眼都是黃種人的特區,時常會有不友善的目光盯著,讓人很不自在。即便這裡有若干波斯商人定居,這裡還遠遠稱不上移民社會,所以波特也好,羅德曼也好,總希望將來有更多的白人生活在自己的周圍,而澳洲正好是後世羅德曼的祖國,在本時代離歐洲的距離也不太遠,澳洲離歐洲近,這時代雖然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鑿,但經地中海到紅海,再坐船往東南航行,就
《小說大宋的新智慧免費閱讀》 第二百三十七章 抗浪船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