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諧決策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淳熙十六年的霜露來得早了一點,天氣已經愈見冷了,要是去年這個時候,趙昚就會讓宮中生起炭火,但今年趙昚感覺自己的身體竟然比去年還硬朗了一些,好象沒有那麼怕冷了,故而此時的宮中暫時未生炭火取暖。
也不知這是不是因為每天都打羽毛球的緣故,又或是服用巨能鈣加上新近又服用魚肝油的緣故。反正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吃嘛嘛香。
趙昚的眼神本來前些年就不怎麼好了,不過趙抦從高雄寄來了眼鏡,加上放大鏡,有了這兩樣工具,每日裡讀一讀報紙也不顯得吃力。
要說還是望遠鏡好,今日在望遠鏡中親自觀看了大炮試射的效果,那效果真不是蓋的,大炮轟擊之下,一堆豬樣被被轟得血肉模糊,那情形簡直是慘不忍睹,大炮的威力在強壯的牛馬身上也試過了,看來不論多強壯的生命,在大炮的轟擊之下,抵禦能力都顯得十分可憐。
趙昚很久以來都沒有見過這種血腥的場面了,這一次的血腥場面超出了趙昚想象,本來高宗去世之後,趙昚就每日唸佛,甚而會忌諱殺生場面,哪怕是殺一隻雞也是如此。但這一場超出想象的血腥場面卻讓趙昚在心中大呼過癮,趙昚看完之後,更是顯得格外的亢奮。
就是在這樣亢奮的心情下,趙昚召集了一次大宋最高層會議。
這一次需要決定的事情有點多,好象都趕在一起似的,好象件件都是刻不容緩。
說起來,有三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與金國的銅錢大戰策略,茅庚報上來了一套方案,這套方案得到了趙抦韓侂冑包括陸九淵的認同,但這套方案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朝廷要不要採用,須得慎重商議,拿出個意見。
第二件,就是江西永平銅礦的開採問題,又是茅庚還加上陸九淵,提議派廂軍開採,並提議由辛棄疾全權主持。
第三件,就是派誰前去高雄帶兵演練大炮戰法。
第二件事其實與第一件事密切相關。
處於亢奮之中的趙眘,對於第三件事顯得比較熱衷:
“諸位愛卿,依你們所見,派去臺灣練兵的,究竟以誰為好?”
其中有人就心中腹誹,官家你不是都定好了嗎?除了嶽琚還能有誰!
“官家前日召見了嶽琚,依微臣所見,嶽琚正是最佳人選。”,留正如此說,並不奇怪。
嶽琚是岳飛之後,其他人不便置喙,但太子趙惇卻站出來發表意見道:
“嶽琚固然是不錯的人選,不過父皇既然定下北伐大計,兒臣以為,不妨多派有潛質的武將前去,昔年蜀中三大將在川陝力抗金兵,一時傳為佳話,再說三國之時,劉備手下有五虎大將,我朝北伐,正患將才之不廣,以兒臣之見,不妨多派領兵之將前往高雄演練大炮戰法,相互砥礪,良性競爭,若能成就三大將、五虎將,則善莫大焉!”
此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倒也大有道理,但其實趙惇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要摻沙子,總之不能讓趙抦輕鬆駕馭局面,嶽琚這人忠厚,絕對不會給趙抦添亂,但換成別人那就未必如此了。
趙眘聽了趙惇所言,立時被這個論調吸引住了。
有理啊!
快三十年沒有開戰了,當時能與金兵一戰的名將李顯忠去世了十多年,李寶也去世了,如今能帶兵的,除了吳挺之外,好像一時還沒有湧現出閃亮的將星。何況史上有紙上談兵的前車之鑑,如今久無戰事,實在很難驗證誰才是真正可以叱詫疆場的一代名將,在無法在實戰中湧現將才的情況下,就只好寄希望於將門的子弟。
但是將門的子弟也未經實戰,還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像趙括那樣的紙上談兵者。
做大宋的皇帝,最難的一樁事就是選拔武將,在大宋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文官選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而且文官對大宋政權沒什麼威脅,就算選差了,也不會危及社稷。但武將選拔就難了,按照祖宗的教誨,既要選好將才,又要防著,要揮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完又乖乖交出兵權,卸甲歸田,不問朝政。
說實話,這天底下還真難得選出樣樣條件都符合的武將。
就說武舉吧,原本是想透過武舉選拔出一批武將,但結果頗為令人失望。自從中了武狀元的江伯虎執意改任文職之後,趙眘對武舉選將就幾乎失去了信心。
大宋有才能的人,好像都有怕死的毛病,嗯,起碼是怯戰,這個江伯虎不過是其中一個典型而已。
比起武舉選將,趙眘認為,將門子弟至少不會恐懼戰場,他們流淌著祖宗傳
《小說大宋的新智慧免費閱讀》 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諧決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