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 遇險 (第1/2頁)

泡麵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邊杏花白》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天灰濛濛亮,鄉村的寧靜便被一聲雞啼打破,隨後雞啼聲東一聲西一聲,此起彼伏,直到天色大亮才漸漸消弭。

將近立冬,天氣忽寒忽暖,晝夜交替時分總是寒風習習、霧靄濛濛,而到正午,又熱得汗流浹背。

前陣子鵠山鄉下了場雨,雨後無論晝夜皆有寒風侵襲,穿著短褐準備出門的人只開了道門,便被冷得不得不回屋多添一件夾衣。

大家只道,這回是真的要入冬了。

旭日驅散了霧靄,寧靜的鄉村漸漸熱鬧起來。

曲清江支起窗,見她爹的小妾李氏從屋外經過,便喊住她,問:“李小娘,爹可起了?”

李氏駐足,道:“起了。”

“他昨夜睡得可好?”

“有些小咳,後來喝了湯藥就一覺睡到天方亮。剛才已經梳洗,說是要去祠堂商議下個月冬至祭祖一事。屆時他會在祠堂那邊吃早食,他讓我與你說不必等他。”

曲清江點點頭:“我知道了。”

李氏反問:“我現下要去廚房,姐兒想吃什麼?”

“昨天打的米果還有剩吧?直接蒸一蒸還能吃,不浪費也省事。”

以曲家的條件,早上吃頓豐盛的早飯也不成問題,只是曲清江向來節儉,又不重口腹之慾,更不想讓李氏一大早就在廚房裡忙碌。

李氏明白她的意思,臉上露出淺淺的笑容:“還有的。這種天氣放幾天都不會壞,但是也不能頓頓都吃。”

曲清江心思一轉,順勢道:“李小娘說得對,我待會兒就去挖冬筍,晚上能換換口味。”

李氏“啊”了一聲,向她這邊走了幾步,眼神頗有幾分擔憂:“挖冬筍,那你豈不是要進山去?這可不行,太危險了。讓荊溪去挖吧!他是男子,又是下人,理應幹這些體力活。”

“我就在山腳下自家的竹林處,又是大白天,不會有危險的。”

李氏定定地看著她,須臾,道:“你肯定還有別的打算,說吧,你是不是又想進山去找那些花草做染料?”

以她對曲清江的瞭解,她認為平日喜好是待在家中鑽研刺繡,連刺繡所用的絲線都多數是自己捻和染色的人,忽然不顧勸阻地往鵠山跑,那必然是為了染料。

“瞞不過李小娘。”曲清江被拆穿了真實意圖也不慌,轉身回屋拿出一幅繡了一半的刺繡,微笑道,“前些日子沒留意藍色的絲線沒了,現在要用線時方察覺,所以想去鵠山採些蓼藍與菘藍葉回來做染料。眼下是採收紫草的時節,或許還能挖一些紫草回來,多染些紫色絲線備用。”

李氏被她手中的刺繡吸引了目光,猶豫了一瞬,道:“絲線改日趕集再買便是,我說危險不是因為山勢複雜、有猛禽野獸,而是聽說去年淮南水災,不少逃戶舉家南遷,遁入山林落草為寇,咱們清江縣這麼多山,多危險吶!”

曲清江聞言,反倒鬆了口氣。她笑道:“小娘也知道我對絲線用色要求很高,別人染的絲線不一定能令我滿意,倒不如我自個染,染得好壞都是自己的手藝,也怨不得別人。

“至於那逃戶落草為寇之事就更不必擔心了。淮南水災已過去一年,朝廷早就頒下詔書招撫流民,受災的流民逃戶也都得到了安置。而清江縣離淮南並不近,也未曾聽聞有逃戶作亂,我時常進出鵠山,從未遇到什麼危險。

“且這鵠山離村子也就一里不到,便是有賊人,也絕不敢在這邊行兇。周圍還有壯丁巡視,又有在田間勞作的鄉人,若有危險,我會大聲呼救的,小娘且放寬心。”

曲清江向來有主意,李氏認為自己不過是她的小娘,著實沒法管到她的頭上去,聞言,便不再規勸,只道:“那我也不放心你一個人去,待吃過早食,我隨你進山。”

多個人同行也確實更安心些,曲清江沒有拒絕。

李氏將發硬的米果蒸熟蒸軟後,與曲清江各自吃了一個,又拿樹葉包起兩個準備晌午餓了的時候充飢,之後便揹著竹簍、提著鋤頭與鐮刀出門去了。

鵠山鄉位於清江縣的東南方,而浦村又位於鵠山鄉的南邊,村邊就是清江縣最大的山——鵠山。

鵠山山勢複雜,最高的山峰有一兩百丈高(五六百米),且逶迤綿延了數十里,人跡罕至,最合適猛禽野獸生活。

早年清江縣人少時,常有猛獸下山侵擾周圍的村莊,後來隨著清江縣人口增長、百姓開墾山林荒地、進行狩獵,猛禽野獸便都深居在深山中,鮮少下山活

《村邊杏花白的下一句是什麼》 1. 遇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