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第十二次北伐 (第1/2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弘農郡,盧氏。
洛水中游一座不起眼的小城,縣城不大,因人口不多,城內縣令都不設,只有縣長、丞、役等寥寥幾人,漢軍猛虎撲食,不費吹灰之力,即佔領了低矮的圍堵城垣。
洛水這條山間激流從盧氏經過之後,河道逐漸變寬,兩邊的農田房舍也越來越多,當年,中華文明的先祖們選擇定居於此,就是看中了洛水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有河流灌溉,有沃田耕種,有蠶桑種植,有族人生息繁衍。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了和平之上。
戰端一旦開啟,毀滅的不單單是人,還有所有的一切。
姜維提出“兵進洛陽”的激昂口號,讓漢軍上下士氣高漲。
參軍周巨只是一個年輕的謀士,資歷不夠,經驗不足,自無力反駁姜維的冒險策略。或許,這就是姜維選擇周巨輔助自己的原因。
相比馬融、蘇繼、杜模等人,周巨是蜀漢舊臣之子,其父周群與姜維私交不錯,同時,周巨在蒲阪渡逃脫,卻又在無形中揹負了“逃兵”的罵名,他也要用實際行動洗涮恥辱。
漢軍的普通底層的將士也不會去考慮會不會陷入危險,他們只知道要去攻打敵國的都城,這樣的經歷可能從軍幾十年都碰不到一次。
最起碼,以前的蜀漢軍隊根本打不到洛陽,就連長安也只能望秦嶺而興嘆。
張護雄接到姜維的命令,馬上點齊無當營將士,沿途大張旗鼓、做足了聲勢沿洛水向宜城、洛陽一帶進軍。
兵進洛陽。
若是別人聽到姜維的這一命令,或許還會猶豫是否錯了。
但張護雄不會。
在他的心中,姜維就一直是他尊敬的師長,張嶷早年喪父,是實打實的寒門苦出身。
張護雄和兄長張瑛在張嶷死後,雖然襲了爵位,但蜀漢的爵虛的多,實的少,若不是姜維在軍中接濟和教導,張護雄怕是沒有今日的成就。
何況,在急於立功的張護雄看來,姜維進軍洛陽的想法,沒有什麼不對?要打就打司馬炎的老巢,就算攻打不下來,嚇也要嚇他一大跳。
漢軍從盧氏出發,往洛陽進軍。
一路之上,漢軍旗幡招卷,將旗如山如林,士卒鎧甲齊整,刀槍箭矢林立,讓人看到不由得讚許一聲:好一支大漢強軍。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亢激昂的歌聲不時在隊伍中響起。
漢軍之中,除去羌兵之外,帶兵的軍侯、都伯、隊率等中低階將校不少是北方中原後裔,此時踏上故土,不由得心情激動高唱起來。
這首高祖劉邦的旋律簡單,又傳唱極廣,此時隨著漢軍的前進步伐聽來,有一種席捲天下、壯志滿懷的豪邁之氣。
——
宜城。
驃騎大將軍司馬駿忙的連一向注重的容貌也顧不得打理。
在朝堂上,他司馬駿可以許下豪言壯語,打姜維他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假節、諸雍涼諸軍事的職務,也以前也幹過,只要把手底下的能打的戰將籠絡好就行。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司馬駿性格比較豪爽,有點喜歡出風頭,裝逼的機會難得,一旦錯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
這一次,在朝堂上許下承諾之後,司馬駿開始時,按照往常備戰的進度,向各地發出徵召郡卒、運輸糧秣、輜重、器械的號令。
但他這邊還剛剛開始,陸陸續續的從各地收攏來的郡兵正在整編,猛然就聽到姜維的漢軍殺到宜城來了,這讓司馬駿倍感左右為難。
這些年,司馬家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晉國內部的情況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外重內輕。
能打的軍隊都派到了邊地或者與蜀、吳接壤的地方,中原的腹心區域,就只剩下了不堪戰的一堆吃閒飯的郡卒。
但真到了戰場上,單憑洛陽和宜城的郡卒,守城或是可以,野戰則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
無當飛軍的名頭,他司馬駿也聽說過。
這些高原來的蠻夷,完全悍不怕死,他們就和當年秦國統一六國時的輕兵一樣,敵人的首級就是一個個戰功。
“還是先等一等為好,反正杜預也快到宜陽了,還有張雄的追兵也在後面,到時候三面合圍,姜維就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逃脫。”
穩字當頭。
司馬駿不是戰場的新手,自然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現在可不是衝動和漢軍野戰的時候。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下載》 第二百零四章 第十二次北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