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眾叛親離司馬家 (第1/2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雄死了。
這個訊息傳遍了龍門戰場,比全殲漢軍斷後部隊還要驚爆眼球。
在經歷了建安年間名將輩出、豪傑無數的輝煌之後,司馬炎建立的晉國和平承久,將領的選拔機制上,也更多的講究文武雙全,特別是要計謀出眾統帥型人才。
與之相對應,戰場上斬將奪旗的戰將紛紛被淘汰,他們成了不受晉國朝堂歡迎的莽夫,也被視為了社會不安定份子。
再往細的方面來講,當年的曹魏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頜、右將軍徐晃,他們的後代也都一個個或凋零,或不成器,或隱居不仕。
就比如樂進的兒子樂綝,在諸葛誕的反叛中被殺,許褚的兒子許儀,隨同鍾會伐蜀,還沒等到達第一線戰場,就被鍾會尋了個由頭斬首示眾。
到了晉國建立,五子良將的後代中,張雄已經算是最為出色的一個了,但這一次,張雄也沒逃過戰死之劫,而更讓晉軍將士感到難受的是,被董猛一頓忽悠的張雄,死了之後他的功勞也被司馬家給吞沒了。
“殺敵將張護雄者,河內司馬氏是也。”戰場上,溫縣的司馬郡兵一個個高聲吶喊,拼命渲染著自己的戰績。
“哎,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還是我司馬家的子弟靠得住。”司馬炎聽見將士的呼聲,也是十分的高興。
漢軍無當營被殲滅,讓司馬炎高興萬分,他馬上決定下詔表彰戰場上的有功將士。
目睹張雄與張護雄同歸於盡的晉軍將領還有不少。
可其中,司馬家畢竟佔了大頭,司馬駿、司馬亮、司馬倫,可以說滿眼望去,俱是司馬家的人。
寥寥幾個不姓司馬的,孟觀是司馬炎的殿門中郎,相當於給皇宮看守大門的,他的身份太低,沒有什麼說話的份,董猛倒算是張雄一方的,可董猛又是司馬駿派去的,這立場哪裡會站到死去的張雄一邊。
“陛下,此戰若不是張雄出力,怕是難以全殲張護雄的無當飛軍。”唯一一個出聲的,是稍稍晚到的杜預。
聽到張雄的功勞被司馬倫的溫縣兵搶了去,杜預直愣愣的跑到司馬炎面前,冷著臉諫言。
杜預為人向來耿直,也被朝中賈充、荀勖等寵臣不喜,要不是他本事大,能力強,朋友多,下場估計也和張雄沒什麼兩樣。
司馬倫一聽,杜預這話是要分去自己的功勞,立即著急起來:“陛下,這次勤王,我溫縣子弟出力甚多,死傷無數,要是不善加憮恤,你皇叔我就再無臉面,去見家鄉父老。”
司馬倫說著說著,不由得掉下眼淚來,他倒不是完全是作戲,這一仗溫縣兵確實是出了大力。
司馬倫一個寵妾的弟弟,相當於便宜小舅子也戰死了,他正不知道回去之後,怎麼跟寵妾交待為好,每每想到這裡,司馬倫就悲從中來。
司馬家的人,在女人方面,愛好都差不多,這一點,估計是從他們的祖上傳下來的,要不然的話,司馬家子弟也不會多的讓人數都數不清。
單單一個女人,一夫一妻是絕對不可能生這麼多的司馬的。
張雄已死。
他已無法用自己辯解。
在杜預和司馬倫之間,司馬炎當然信任自己的小叔,杜預雖然號稱武庫,但司馬炎也聽說了,杜家的子弟杜模在新漢出仕了。
這杜預雖然沒有表露出什麼,但誰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就這樣,司馬倫領了殲滅無當營的軍功。
死去的張雄算是白死了,就如他的父親張頜一樣,戰死在木門谷後,雖然四個兒子都被封了列侯,但那是魏明帝曹叡封的,曹家倒臺之後,張家的這些侯爵虛名也就徹底的沒了什麼作用。
張頜被司馬懿一頓忽悠,結果送了性命。
張雄被司馬駿的使者董猛一頓忽悠,結果也送了性命。
從曹魏到晉國的歷史來看,但凡與司馬家為敵者,都不會有好下場。
張雄戰死,戰功被奪。
這個戰場上的快訊立時像蝗蟲氾濫一般,傳遍了整個勤王軍上下,司馬家雖然纂魏成功,但晉國的底子還是曹家三代打下的,晉軍中的中低階將校的祖上,也多是追隨曹操出征過的將士,他們和張雄一樣,都是這個國家的基礎。
司馬倫爭功,這本是一件小事,但由於張雄的特殊身份,又變成了影響晉軍士氣的大事。
一時間,剛剛還因戰勝漢軍而興高彩烈的晉國勤王軍士氣急轉直下,不僅是士兵沒有鬥志,就連將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下載》 第二百一十章 眾叛親離司馬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