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六十三章 吳軍大舉來犯 (第1/2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陣換將,屬兵家大忌。

孫皓其實看人的眼光還是可以的。

最起碼在他當皇帝的前期,丁奉、施績、陸抗這幾員老將,雖然政見不一,但還都得到了重用。

但沒過多久,孫皓殘暴的本性就顯露了出來,吳國的國力日漸衰落,孫皓又折騰民力連年北伐無功,這使得他與丁奉、陸抗等人的分歧也越來越大。

丁奉等老將戰陣經驗豐富,無把握之仗他們不會提議去打,而孫皓則完全是興之所至,每每臨時起意,吳國自己都沒準備好呢,就興兵伐晉了,這如何能勝?

也正是丁奉、陸抗等人屢屢反對孫皓無妄興兵,使得孫皓對丁奉、陸凱、陸抗戒心日重,特別是去歲吳國夏口督孫秀投晉之後,孫皓對吳國最大的軍事集團荊州吳軍的傾向性更加關注。

孫皓這一次沒有啟用陸抗,而是重用宗室孫述,主要原因當然是孫述投靠了孫皓,成為了孫皓在宗室中的打手之一。

次要原因是孫述這一支雖然姓孫,但其先祖孫賁是孫堅兄長孫羌之子,並不是孫堅、孫策、孫權這一支。東吳是孫策、孫權兄弟倆個打下來的,孫賁雖然也出了力,但只是作為部將。

一任領導一任作風。

陸抗、施績在任時,以穩為主,對漢國這邊的態度是停戰對峙,不禁止往來,這使得西陵作為漢國在荊州的橋頭堡,發展勢頭非常迅速。

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內,漢國的西陵連同後方的建平、永安三城,已經成為沿江的重鎮,來自巴蜀甚至關中的特產,經過西陵運往荊襄、江東,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當然,這種雙向交易是互惠的,漢國這邊有收益,吳國那邊也一樣。荊州的江陵、宜都、夏口也同樣得到很大的發展。

也正因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吳國荊州方面才能對魏國進行輜重的支援。

然而,吳國賺的財帛再多,在孫皓這裡還是不夠,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要費錢,收納美人,享受生活要費錢,而這一次征討江淮,損兵折將也要費錢。

在收入與支出不成比的情況下,孫皓把目光盯在了富庶無比的西陵。

當年,步協、步闡當西陵督的時候,步家就有富可敵國的綽號。現在,在羅憲、步闡的治理下,西陵更有荊州明珠之稱。

打西陵,孫皓還有名正言順的理由。

西陵本來就是吳國的疆土,收復失地的口號完全拿得出手。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陵孤懸於荊西一隅,距離漢國的其他中心區域遙遠。要是吳軍突然襲擊,很有可能打西陵漢軍一個措手不及。

只要西陵拿下,再取了建平,則吳國可以沿江封鎖三峽,將漢軍堵死在巴蜀盆地。

至於新城三郡的漢軍增援,吳國也不用擔心,孫皓已經和盟友曹曇達成一致,吳魏聯盟共抗漢晉。

曹曇現在已有一方霸主的氣魄。

他這段時間對漢國坐觀虎鬥的漠然態度也很是不滿,加上又要依仗吳國的支援,幫著堵住寇林一軍也是正常。

如此判斷下來,孫皓對與漢國開戰的信心倍增。

至於幾年前,趙廣率大軍出峽口,一舉拿下西陵的戰例,孫皓表示自己當時剛剛登基,對荊州一帶的情況並不熟悉。

吳軍當時也沒有打大的敗仗,就是折了周處一將而已,如果指揮作戰的陸抗不是有意避戰的話,西陵也許不會丟失。

可憐陸抗一心為吳,憑劣勢兵力保全了荊州半壁,但在讒言面前,他的持重和大局觀到了孫皓這裡,反而成了避戰的證據。

就在這種自大和誤導下,孫皓授意孫述,調集荊州吳軍的力量,對西陵一帶的漢軍防線發動進攻。

吳軍艦隊從宜都、江陵出發,封鎖了長江江面,來往的商船被扣押,貨物被擄走,特別是步家向交趾轉運的物資,更是被接二連三的劫掠。

一時間,荊州南北全部陷入兵火之中。

鎮守西陵的左將軍、江州侯羅憲在得知東吳進攻西陵一帶後,連忙向趙廣稟報情況,同時,整個巴郡也隨之進入戰略狀態。

三月上。

在成都、建興一帶巡查遊歷的趙廣得悉西陵戰況,急速順江東下,並一路之上,連發數道大將軍令,召集漢國南方各郡重將、官員與會。

西陵,左將軍羅憲府上。

大將軍趙廣端坐正中,他的左首邊是羅憲,右首邊是李球。

兩廂文武侍立左右,張翼、羅尚、羅襲、周處等一併漢將陪在左,李遺、步闡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下載》 第二百六十三章 吳軍大舉來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