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譙周長生 (第1/2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大勝!
張遵當然有功勞,而且若是文章寫好了的話,張遵在三人中間還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換作他人,那還不是牛皮吹上了天,而張遵卻想也不想。
笑話!
自己什麼能耐,小張皇后和二叔張紹都清清楚楚,就憑他張遵帶的那些兵,能打敗鄧艾,那是日頭從西邊出來。
荀詡聽張遵有推託之意,臉上頗是玩味笑意,道:“張尚書怕是不能如願了,這一次,就算我寫的再簡略,你的功勞估計還是最大的。”
見張遵不解,荀詡摟著頜下幾根白鬚,微眯著眼,緩緩說道:“元忠這次雖然打了勝仗,但並不一定是好事,朝中的那些人,想的和我們不是一回事,另外,前些日殺了李密,譙周那裡也一定會阻撓。”
就功勞論,趙廣這次可以說獨擋一面,是挽救蜀漢危亡的大功,但到了朝中,怎麼說又有說法。
從面上來看,張遵的援軍、傅僉的援軍、再加上趙廣這一支,三方合力才得以殲來鄧艾,當然,事實上誰的功勞大,出力多,朝中的官員們不一定清楚。
另外,譙周在蜀漢朝中能量極大,文官之中將近四分之一的官員與他有關聯,其中不是他的弟子,就是曾經聽過他的講學。
李密這個得意弟子被殺,趙廣雖然有證據,但在譙周、文立等有先天成見的人看來,這些所謂的證據均是誣告,是偽證。
“譙公那裡,陳主薄也是弟子,由他親書一封,說明情況,可好?”荀正帶著希翼,建言道。
荀詡睨了兒子一眼,冷笑道:“天真,陳承祚現在是我軍中的主薄,趙將軍的下屬,他說什麼,這些人會聽?”
荀正被老子訓斥了一句,只得啞口無語,荀詡說的對,陳壽的話可能會有點作用,但辯解的作用應該不大,這件事關鍵還在譙周的態度。
張遵見荀氏父子對話冷場,連忙打個圓場,道:“陳壽那裡,最好還是讓他親往成都一趟,當面和譙周細說,不然的話,別的人譙周更加不聽。”
趙廣、張遵、傅僉於江油關擊敗魏軍鄧艾部,蜀軍大勝的訊息,從涪城向成都傳來,讓劉禪和蜀漢眾臣喜出望外。
大勝!
威武!
這是蜀漢多年來,特別是劉禪親政以來少之又少的大勝,蜀漢這是復興有望!
——
人間難得四月天。
從涪城到成都,蜀中大地一片春色。
雖然北方戰事頻頻,但在蜀郡的腹地,民眾的生活並未受到多大的影響,對於生活在底層的百姓來說,最上面的朝廷姓漢、魏、晉,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直接管轄的鄉老、遊繳、亭長、縣長、縣令,這些基層的官吏和鄉老,才是構成中國幾千來封建王朝統治的根基。
一路之上,田野阡陌,鄉煙嫋嫋,偶爾有牧童吹的笛聲傳來,帶著蜀中特有的婉轉腔音,讓久在漢中、隴上的陳壽分外親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細算起來,陳壽離開成都已經有十年時間,那一年,陳壽還是書生意氣的少年,那一年,他因得罪朝中的奸宦,而不得不聽從老師譙周的建議,來到蜀軍作戰的最前線——隴上。
從年輕時的氣盛,到中年時的成熟,陳壽在軍中的這些日子,讓他從一個只會讀死書的文人,變成了具備豐富學識又有實踐知識的學者。
或許,這便是歷史上陳壽能寫下《三國志》這部宏篇鉅著的原因。
陳壽這一次回成都,主要目的是向老師譙周陳述李密被殺之事。這件差使是荀詡和張遵私下裡和陳壽說的,趙廣開始時並不知曉。
因為有了後世的知識積累,趙廣對於譙周這個人在蜀漢的影響力,有些不以為然。
人才沒有,咱自己培養。官員沒有,咱自己提拔。
寇林、馬承、魏容不都是簡拔於行伍,和譙周沒有什麼關係。再不濟,提升提升魅力值,打幾場勝仗,吸引牽弘等降將來投,也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與趙廣不同,荀詡從江油關這一戰中看到了趙廣的潛力,他的想法很實際,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敵人多阻礙,尤其是象譙周這樣在蜀中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學者。
李密殺也就殺了。
人死不能復生。
譙周那裡,有陳壽這麼個學生可以說項,那為什麼不好好利用,萬一譙周聽進去了陳壽的勸說,也說不定。
不過,對於遊說老師譙周,陳壽
《我得父親是趙雲》 第三十九章 譙周長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